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京山县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绪论第10-18页
   ·研究背景第10页
   ·研究意义第10-12页
   ·研究内容第12页
   ·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第12-16页
     ·土地可持续利用综述第12-13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综述第13-16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6-18页
     ·研究方法第16页
     ·技术路线第16-18页
2 相关理论基础第18-23页
   ·本质内涵第18页
   ·理论基础第18-21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第18-20页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Harmony)第20页
     ·系统论(System Theory)第20-21页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分析第21-23页
     ·人地关系的和谐性第21页
     ·环境的友好性第21页
     ·资源的保护性第21-22页
     ·经济上的可行性第22页
     ·社会的可接受性第22-23页
3 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方法第23-28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方案的建立第23-25页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第23-24页
     ·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第24页
     ·评价指标的选取第24-25页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方法第25-28页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25页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第25-26页
     ·评价结果的分级第26-28页
4 实证研究——以京山县为例第28-46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28-29页
     ·地理位置第28页
     ·自然条件第28页
     ·社会经济条件第28-29页
     ·京山县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第29页
   ·京山县农村居民点现状分析第29-31页
     ·农村居民点现状第29-30页
     ·农村居民点存在主要问题第30-31页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京山县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第31-46页
     ·数据来源第31-32页
     ·评价权重的确定第32-38页
     ·指标的标准化第38-40页
     ·多因素综合评价结果第40-41页
     ·基于系统聚类法的整理适宜性分级第41-46页
5 京山县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和可持续整理保障措施第46-51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第46-49页
     ·农村社区化整理区第46页
     ·城乡统筹整理区第46-47页
     ·中心村建设整理区第47页
     ·农林综合整理区第47页
     ·村内整理区第47-49页
   ·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可持续保障措施第49-51页
     ·发挥各种政策的支持作用第49页
     ·利用各种规划的引导作用第49-50页
     ·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尤其是农户的主体作用第50页
     ·注重同土地综合整治的结合第50-5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1-53页
   ·结论第51-52页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第52-53页
     ·研究不足第52页
     ·未来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个人简介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耕地资源变化对粮食产能影响研究--以湖北省公安县为例
下一篇:潜江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