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6页 |
·城市街道中柔性空间概念的源起与发展 | 第13页 |
·城市街道中柔性空间的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柔性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对城市街道中柔性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概念解析 | 第16-20页 |
·城市街道的定义 | 第16-17页 |
·城市街道柔性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意义 | 第17-18页 |
·城市街道中柔性空间人性化设计的体现 | 第18-20页 |
·城市街道柔性空间的风格体现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柔性空间 | 第20-29页 |
·柔性空间设计与自然环境 | 第20-22页 |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第20页 |
·人类的活动场所 | 第20-22页 |
·柔性空间设计与人文环境的关系 | 第22-29页 |
·文化的场所在柔性空间的作用 | 第22-24页 |
·开放的空间 | 第24-25页 |
·多元化生活空间 | 第25-26页 |
·环境与文化继承性 | 第26-29页 |
第四章 柔性空间设计的研究方法 | 第29-33页 |
·研究倾向 | 第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9-33页 |
·较理性的研究倾向 | 第30-31页 |
·较感性的研究倾向 | 第31-32页 |
·理性与感性并重的研究 | 第32-33页 |
第五章 城市街道中柔性空间的构成 | 第33-52页 |
·城市街道中柔性空间的功能分类 | 第33-43页 |
·步行道在柔性空间的体现 | 第33-36页 |
·街道绿地在柔性空间的体现 | 第36-37页 |
·城市街道节点在柔性空间的体现 | 第37-41页 |
·城市街道边界区域的设计 | 第41-43页 |
·街道广场 | 第43-47页 |
·街道广场的类型 | 第43-44页 |
·城市街道广场的空间形式 | 第44页 |
·当代城市街道广场设计所体现的问题 | 第44-46页 |
·柔性空间中的街道广场的设计要素 | 第46-47页 |
·街道公共设施要素 | 第47-52页 |
·休闲座椅 | 第47-48页 |
·公交站台 | 第48-49页 |
·电话亭 | 第49页 |
·报摊、小卖店 | 第49-50页 |
·公共厕所 | 第50页 |
·雕塑 | 第50-52页 |
第六章 城市住宅区内城市街道中柔性空间人化设计的分析与研究 | 第52-55页 |
·城市商业住宅区内城市街道中柔性空间的体现 | 第52页 |
·城市安置住宅区内城市街道中柔性空间的体现 | 第52-53页 |
·对城市住宅区内城市街道中柔性空间的展望 | 第53-55页 |
第七章 城市街道中柔性空间设计的社会功能体现 | 第55-64页 |
·交往场所的营造 | 第55-57页 |
·人类在城市街道中的活动特征 | 第55页 |
·交往场所设计要素 | 第55-57页 |
·社会治安的改善 | 第57-60页 |
·商业机会的创造 | 第60-64页 |
第八章 案例——以平江县东兴大道中段东侧改造为例 | 第64-72页 |
·东兴大道中段东侧改造项目介绍 | 第64页 |
·系统整合的总体改造思路 | 第64-66页 |
·设计原则及总体构想 | 第65-66页 |
·功能布局 | 第66页 |
·辅助配套设施在柔性空间中的体现 | 第66-68页 |
·辅助配套区 | 第66-67页 |
·道路交通 | 第67页 |
·场所绿化 | 第67-68页 |
·城市街道柔性空间人性化设计的处理细节 | 第68-72页 |
·休闲娱乐广场在柔性空间人性化设计中的体现 | 第68-69页 |
·纪念广场设计 | 第69-72页 |
结语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附录一 | 第75-76页 |
附录二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