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第1-6页 |
摘要 | 第6-11页 |
ABSTRACT | 第11-2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1-32页 |
·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4页 |
·项目研究的目的 | 第21-23页 |
·项目研究的意义 | 第23-2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4-29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9-30页 |
·研究内容 | 第29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9-30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30-32页 |
第二章 北京地铁四号线4标盾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对象系统 | 第32-46页 |
·盾构施工简述 | 第32-37页 |
·盾构施工法的来由 | 第32页 |
·盾构施工法的概念 | 第32页 |
·盾构施工法的原理 | 第32页 |
·盾构施工法的特点 | 第32-33页 |
·盾构施工法的适用范围 | 第33页 |
·盾构机简介 | 第33-35页 |
·施工工艺 | 第35-37页 |
·北京地铁四号线4标工程概况 | 第37-42页 |
·设计施工方法总体介绍 | 第38-40页 |
·施工方法 | 第40页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 | 第40-42页 |
·周边环境影响因素 | 第42-46页 |
第三章 北京地铁盾构施工危险源辨识 | 第46-55页 |
·北京地区盾构施工条件 | 第46-48页 |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 第46-47页 |
·盾构施工地表及地下环境 | 第47-48页 |
·地铁盾构危险源辨识程序和方法 | 第48-53页 |
·危险源辨识的程序 | 第48-50页 |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 第50-52页 |
·周边环境调查方法 | 第52-53页 |
·北京地铁盾构施工危险源分析 | 第53-55页 |
·危险源辨识 | 第53-54页 |
·重大危险源辨识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北京地铁四号线4标盾构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 第55-68页 |
·风险的相关定义与本文术语说明 | 第55-57页 |
·风险 | 第55页 |
·风险环境 | 第55-56页 |
·致险因子 | 第56页 |
·风险后果 | 第56页 |
·风险辨识 | 第56页 |
·风险分析 | 第56页 |
·风险评估 | 第56页 |
·风险控制 | 第56页 |
·风险因素辨识的方法 | 第56-57页 |
·盾构施工初期预先风险分析 | 第57-66页 |
·预先风险分析介绍 | 第57-58页 |
·盾构施工过程预先风险分析 | 第58-66页 |
·盾构施工过程安全检查表 | 第66-68页 |
·安全检查表介绍 | 第66-67页 |
·盾构施工安全检查表 | 第67-68页 |
第五章 北京地铁盾构施工风险评价 | 第68-82页 |
·风险评价方法 | 第68-78页 |
·风险矩阵法 | 第68-71页 |
·模糊综合评判法 | 第71-72页 |
·与风险矩阵法的成果校验 | 第72-78页 |
·监测结果分析验证法 | 第78-79页 |
·北京地区盾构施工过程R=P×C法风险评价 | 第79-82页 |
·R=P×C法简介 | 第79-80页 |
·北京地区盾构施工R=P×C法风险评价 | 第80-82页 |
第六章 北京地铁盾构施工风险控制技术 | 第82-153页 |
·北京地区盾构施工模型分析 | 第82-89页 |
·土压力计算模型 | 第82页 |
·排土量控制模型 | 第82-83页 |
·总推力计算模型 | 第83-86页 |
·刀盘转速和扭矩控制模型 | 第86-88页 |
·注浆压力和注浆量控制模型 | 第88-89页 |
·土体沉降预测模型 | 第89-105页 |
·土体沉降原因与危害 | 第89-90页 |
·土体沉降监测 | 第90-93页 |
·土体沉降预测模型 | 第93-99页 |
·北京地铁四号线4标区间盾构工程实例分析 | 第99-105页 |
·盾构机选型风险控制 | 第105-114页 |
·北京地区盾构机选型原则 | 第105-107页 |
·北京地区盾构选型实例 | 第107-113页 |
·盾构刀盘选择 | 第113-114页 |
·刀具的检查及更换 | 第114-122页 |
·刀具的检查及更换常规方法 | 第115-117页 |
·刀具的检查及更换安全施工新方法 | 第117-122页 |
·盾构进出洞土体稳定风险控制 | 第122-132页 |
·北京地区土体加固施工方法 | 第123-126页 |
·加固土体的强度及整体稳定验算 | 第126-130页 |
·加固土体的强度及整体稳定验算实例 | 第130-132页 |
·盾构穿越建筑风险预测及控制技术 | 第132-137页 |
·盾构穿越对地面建筑物的破坏预测 | 第132-133页 |
·建筑物破坏预测实例 | 第133-135页 |
·盾构穿越建筑物施工技术措施 | 第135-136页 |
·穿越建筑施工控制效果 | 第136-137页 |
·盾构穿越河流施工控制 | 第137-140页 |
·盾构穿越河流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第137页 |
·盾构穿越河流施工控制 | 第137-139页 |
·盾构穿越河流施工技术措施 | 第139-140页 |
·盾构穿越道路风险预测及控制技术 | 第140-143页 |
·盾构穿越对道路的影响预测 | 第140-141页 |
·盾构下穿市政道路施工准备 | 第141-142页 |
·盾构下穿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措施 | 第142-143页 |
·盾构穿越铁路风险控制技术 | 第143-150页 |
·盾构穿越铁路风险分析 | 第143页 |
·盾构穿越铁路主要技术措施 | 第143-144页 |
·盾构穿越铁路实例 | 第144-150页 |
·盾构穿越地下管线施工控制 | 第150-153页 |
·地下管线允许沉降值 | 第150-151页 |
·管线沉降变形预测 | 第151-152页 |
·穿越地下管线施工控制技术 | 第152-15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53-156页 |
·总结 | 第153-154页 |
·展望 | 第154-156页 |
致谢 | 第156-157页 |
参考文献 | 第157-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