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催化剂(触媒)论文

碳基金属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催化制氢性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8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电解水制氢技术及研究进展第11-16页
        1.2.1 电解水制氢简史及原理第11-14页
        1.2.2 碳基金属材料在酸性电解质中的应用第14-15页
        1.2.3 碳基金属材料在碱性电解质中的应用第15-16页
        1.2.4 碳材料中杂原子掺杂对催化体系的影响第16页
    1.3 NH_3BH_3 水解制氢技术及研究进展第16-21页
        1.3.1 NH_3BH_3 制氢机理简介第17页
        1.3.2 碳基贵金属催化NH_3BH_3 水解制氢研究进展第17-19页
        1.3.3 碳基非贵金属催化NH_3BH_3 水解制氢研究进展第19-20页
        1.3.4 金属、碳基金属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机制第20-21页
    1.4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与主要内容第21-23页
        1.4.1 选题意义第21-22页
        1.4.2 主要内容第22-23页
    参考文献第23-28页
2 实验部分第28-32页
    2.1 药品及仪器第28-29页
        2.1.1 实验仪器第28页
        2.1.2 实验药品第28-29页
    2.2 材料的表征技术第29-30页
        2.2.1 X射线衍射分析第29页
        2.2.2 拉曼光谱第29页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29页
        2.2.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第29页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第29-30页
        2.2.6 N_2 物理吸附-脱附第30页
    2.3 催化电解水制氢测试方法第30-31页
    2.4 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测试方法第31-32页
3 Co/CoO@N-C的制备及其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性能研究第32-44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实验部分第32-3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3-37页
        3.3.1 Co/CoO@N-C的表征第33-34页
        3.3.2 透射电镜分析第34-36页
        3.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36-37页
    3.4 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性能研究第37-39页
        3.4.1 不同焙烧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7-38页
        3.4.2 反应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第38-39页
        3.4.3 催化剂的循环稳定性测试第39页
    3.5 小结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4 碳包覆CoRu纳米合金的制备及其催化制氢性能研究第44-65页
    4.1 引言第44页
    4.2 实验部分第44-45页
    4.3 CoRux@N-C的形成过程第45-46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46-50页
        4.4.1 CoRux@N-C的表征第46-48页
        4.4.2 透射电镜分析第48-49页
        4.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49-50页
    4.5 催化电解水制氢性质研究第50-55页
        4.5.1 CoRux@N-C催化电解水制氢性能测试第50-55页
        4.5.2 催化电解水制氢循环后表征测试第55页
    4.6 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性质研究第55-60页
        4.6.1 CoRux@N-C催化NH_3BH_3 水解制氢性能测试第55-57页
        4.6.2 反应温度对催化NH_3BH_3 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第57-58页
        4.6.3 氨硼烷浓度对催化NH_3BH_3 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第58页
        4.6.4 催化剂浓度对催化NH_3BH_3 水解制氢性能的影响第58-59页
        4.6.5 催化剂的循环稳定性测试第59-60页
    4.7 小结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5 Ru@CDs的制备及其催化电解水制氢性能研究第65-78页
    5.1 引言第65页
    5.2 实验部分第65-66页
        5.2.1 生物质紫菜碳点的制备第65-66页
        5.2.2 Ru@CDs的制备第66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6-72页
        5.3.1 紫菜CDs的表征第66-68页
        5.3.2 Ru@CDs的表征第68-69页
        5.3.3 透射电镜分析第69-72页
    5.4 Ru@CDs催化电解水制氢性质研究第72-75页
    5.5 小结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6 总结第78-79页
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空碳基金属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ZIF-8复合阻燃体系对聚合物阻燃性能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