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整流器论文

带平衡桥臂三相四线制零电压软开关整流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致谢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2 三相软开关变流器发展现状第13-18页
        1.2.1 交流侧谐振型软开关电路第13-16页
        1.2.2 直流侧谐振型软开关电路第16-18页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带平衡桥臂三相四线制复合有源箝位整流器第20-63页
    2.1 带平衡桥臂三相四线制复合有源箝位整流器拓扑第20页
    2.2 ZVS-PWM调制策略第20-23页
    2.3 工作阶段分析第23-27页
    2.4 零电压软开关条件推导第27-38页
        2.4.1 i_(bal)≥0时,谐振过程分析第28-31页
        2.4.2 i_(bal)≥0时,零电压软开关条件验证第31-34页
        2.4.3 i_(bat)<0时,谐振过程分析第34-37页
        2.4.4 i_(bal)<0时,零电压软开关条件验证第37-38页
    2.5 辅管关断占空比第38-46页
        2.5.1 D_0对各桥臂调制波的影响第38-41页
        2.5.2 D_0的计算第41-46页
    2.6 开关器件的电压应力和电流应力分析第46-48页
        2.6.1 主管的电压应力和电流应力第46页
        2.6.2 辅管的电压应力和电流应力第46-48页
    2.7 辅助支路的谐振参数选择第48-51页
    2.8 整流器控制第51-55页
        2.8.1 PFC电路的闭环控制第51-53页
        2.8.2 均压电路的闭环控制第53-55页
    2.9 实验验证第55-62页
        2.9.1 实验样机主要参数第55页
        2.9.2 零电压软开关的实验验证第55-60页
        2.9.3 软开关与硬开关的效率比较第60-62页
    2.10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3章 带平衡桥臂三相四线制最小电压有源箝位整流器第63-95页
    3.1 带平衡桥臂三相四线制最小电压有源箝位整流器拓扑第63页
    3.2 工作阶段分析第63-67页
    3.3 零电压软开关条件推导第67-79页
        3.3.1 i_(bal)≥0时,谐振过程分析第68-71页
        3.3.2 i_(bal)≥0时,零电压软开关条件验证第71-73页
        3.3.3 i_(bal)<0时,谐振过程分析第73-75页
        3.3.4 i_(bal)<0时,零电压软开关条件验证第75-79页
    3.4 辅管关断占空比D_0第79-81页
        3.4.1 D_0对主管调制波的影响第79-80页
        3.4.2 D_0的计算第80-81页
    3.5 开关器件的电压应力和电流应力第81-84页
        3.5.1 主管的电压应力和电流应力第81-82页
        3.5.2 辅管的电压应力和电流应力第82-84页
    3.6 辅助支路的谐振参数选择第84-85页
    3.7 实验验证第85-94页
        3.7.1 实验样机参数第85-86页
        3.7.2 零电压软开关的实验验证第86-93页
        3.7.3 软开关与硬开关的效率比较第93-94页
    3.8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4章 复合有源箝位与最小电压有源箝位整流器的比较第95-101页
    4.1 调制方法的差异第95-96页
    4.2 辅助电路工作情况的比较第96-99页
    4.3 主管电压应力和电流应力的比较第99页
    4.4 效率的比较第99-100页
    4.5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8页
附录A CAC整流器辅管电流应力分析第108-114页
附录B MVAC整流器辅管电流应力分析第114-121页
附录C 实验样机图片第121-123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成果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锰、钨氧化物材料的超级电容器的研究
下一篇:一种多任务特征选择金字塔及其在电力设备检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