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7-19页 |
第一部分 IL-6、MMP3 基因多态性与AIS易感及疗效的相关性 | 第19-52页 |
1 前言 | 第19-25页 |
1.1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 第19-21页 |
1.2 AIS的遗传易感性 | 第21-23页 |
1.3 本研究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2 病例与材料 | 第25-27页 |
2.1 病例 | 第25页 |
2.2 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价 | 第25-26页 |
2.3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6-27页 |
3 方法 | 第27-33页 |
3.1 一般资料统计 | 第27页 |
3.2 目的基因位点 | 第27页 |
3.3 基因型检测 | 第27-32页 |
3.3.1 样本采集 | 第27-28页 |
3.3.2 DNA提取 | 第28页 |
3.3.3 PCR扩增 | 第28-31页 |
3.3.4 电泳 | 第31页 |
3.3.5 纯化与测序 | 第31页 |
3.3.6 基因型检测 | 第31-32页 |
3.4 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4 结果 | 第33-42页 |
4.1 一般资料比较 | 第33-36页 |
4.2 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基因型分布比较 | 第36-39页 |
4.3 不同疗效组间基因型分布比较 | 第39-41页 |
4.4 IL-6及MMP3 交互作用GMDR模型分析 | 第41-42页 |
5 讨论 | 第42-46页 |
6 总结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第二部分 IL-6 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AIS患者骨密度相关性的研究 | 第52-72页 |
1 前言 | 第52-55页 |
1.1 骨密度与AIS | 第52-54页 |
1.2 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相关性 | 第54页 |
1.3 本研究主要内容 | 第54-55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55-58页 |
2.1 主要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55-56页 |
2.1.1 样本 | 第55页 |
2.1.2 试剂和仪器 | 第55-56页 |
2.2 方法 | 第56-58页 |
2.2.1 骨密度测定 | 第56页 |
2.2.2 实验室指标检测 | 第56-57页 |
2.2.3 数据分析 | 第57-58页 |
3 结果 | 第58-65页 |
3.1 骨密度及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 | 第58页 |
3.2 手术治疗组及支具治疗组不同疗效组间比较 | 第58-61页 |
3.3 支具治疗组不同疗效组间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61-62页 |
3.4 IL-6-174 位点基因型与各指标关系 | 第62-65页 |
4 讨论 | 第65-68页 |
5 结论 | 第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综述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 第7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个人简历 | 第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