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12-1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1.1.2 问题提出 | 第15-17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1.4.1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4-56页 |
2.1 控制权配置相关研究 | 第24-32页 |
2.1.1 控制权理论与研究现状 | 第24-29页 |
2.1.2 控制权配置文献综述 | 第29-32页 |
2.2 再融资方式选择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32-40页 |
2.2.1 再融资方式选择理论与影响因素 | 第32-37页 |
2.2.2 控制权配置对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 | 第37-40页 |
2.3 管理防御假说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 | 第40-54页 |
2.3.1 管理防御假说 | 第40-47页 |
2.3.2 控制权配置对经理管理防御的影响 | 第47-52页 |
2.3.3 经理管理防御对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 | 第52-54页 |
2.4 研究述评 | 第54-5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3 公司再融资方式选择机理分析:控制权配置视角 | 第56-98页 |
3.1 创业板上市公司再融资现状及成因 | 第56-67页 |
3.1.1 再融资相关概念及主要方式 | 第56-57页 |
3.1.2 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现状及特征 | 第57-61页 |
3.1.3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分析 | 第61-67页 |
3.2 权力金字塔下控制权配置体系 | 第67-75页 |
3.2.1 控制权及终极股东控制权概念界定 | 第67-70页 |
3.2.2 双重控制链下终极股东控制权的来源与本质 | 第70-71页 |
3.2.3 终极股东控制权配置体系 | 第71-75页 |
3.3 控制权配置直接影响再融资方式选择的理论分析 | 第75-82页 |
3.3.1 控制权激励的双重性 | 第75-79页 |
3.3.2 控制权配置影响再融资方式选择的途径 | 第79-82页 |
3.4 控制权配置间接影响再融资方式选择的理论框架——引入经理管理防御 | 第82-94页 |
3.4.1 控制权配置间接影响再融资方式选择的传导机理 | 第83-84页 |
3.4.2 控制权配置对管理防御的影响路径 | 第84-89页 |
3.4.3 管理防御对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路径 | 第89-93页 |
3.4.4 控制权配置与再融资方式选择关系逻辑框架 | 第93-94页 |
3.5 理论模型 | 第94-9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4 控制权配置、经理管理防御对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及假说提出 | 第98-110页 |
4.1 控制权配置对再融资方式选择的直接影响及研究假说 | 第98-101页 |
4.2 控制权配置对经理管理防御的间接影响及研究假说 | 第101-107页 |
4.2.1 控制权配置对经理管理防御的影响及研究假说 | 第101-105页 |
4.2.2 经理管理防御对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及研究假说 | 第105-106页 |
4.2.3 经理管理防御的中介效应及研究假说 | 第106-107页 |
4.3 概念模型构建 | 第107-10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5 研究设计 | 第110-122页 |
5.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110页 |
5.2 变量设计与测量 | 第110-119页 |
5.2.1 再融资方式指标设计 | 第110页 |
5.2.2 控制权配置指标设计 | 第110-117页 |
5.2.3 经理管理防御指标设计 | 第117-118页 |
5.2.4 控制变量指标体系设计 | 第118-119页 |
5.3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 第119-120页 |
5.3.1 研究方法 | 第119-120页 |
5.3.2 模型设定 | 第12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0-122页 |
6 模型假说检验 | 第122-150页 |
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122-124页 |
6.1.1 创业板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与控制权配置的内在关系 | 第122-123页 |
6.1.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123-124页 |
6.2 回归分析结果 | 第124-129页 |
6.2.1 控制权配置对再融资方式选择影响的假说检验 | 第125页 |
6.2.2 控制权配置对经理管理防御影响的假说检验 | 第125-126页 |
6.2.3 经理管理防御对再融资方式选择影响的假说检验 | 第126-128页 |
6.2.4 经理管理防御对控制权配置与再融资方式选择关系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128-129页 |
6.3 研究结果讨论 | 第129-133页 |
6.3.1 总体研究结论 | 第129-130页 |
6.3.2 研究结果讨论 | 第130-133页 |
6.4 稳健性检验 | 第133-138页 |
6.4.1 核心指标替代 | 第133-136页 |
6.4.2 样本异质性的影响 | 第136-138页 |
6.5 内生性检验 | 第138-141页 |
6.5.1 样本自选择 | 第138页 |
6.5.2 因果倒置 | 第138-139页 |
6.5.3 遗漏变量 | 第139-141页 |
6.6 进一步分析 | 第141-148页 |
6.6.1 经理管理防御部分中介效应的可能原因 | 第141-145页 |
6.6.2 政治关联和财务风险的影响 | 第145-148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48-150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50-154页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150-151页 |
7.2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51-152页 |
7.3 研究创新点 | 第152-153页 |
7.4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第153-154页 |
致谢 | 第154-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156-17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