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雷达的偏航控制技术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风力发电现状 | 第11-16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世界风力发电现状 | 第11-13页 |
1.1.3 中国风力发电现状 | 第13-16页 |
1.2 风力发电机组简介 | 第16-19页 |
1.2.1 风力发电机组分类 | 第16-17页 |
1.2.2 风力发电机组结构 | 第17-19页 |
1.3 风力发电机组偏航技术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4 激光雷达在偏航技术中的应用现状 | 第21-24页 |
1.4.1 激光雷达概述 | 第21-23页 |
1.4.2 激光雷达在偏航技术中的应用现状 | 第23-24页 |
1.5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24-27页 |
1.5.1 课题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2 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理论研究 | 第27-38页 |
2.1 偏航控制原理与过程分析 | 第27-31页 |
2.1.1 偏航控制原理分析 | 第27-28页 |
2.1.2 偏航控制过程分析 | 第28-31页 |
2.2 偏航机构数学模型与偏航载荷分析 | 第31-36页 |
2.2.1 偏航机构数学模型 | 第31-33页 |
2.2.2 偏航载荷分析 | 第33-36页 |
2.3 偏航功率损失分析 | 第36-37页 |
2.3.1 偏航误差角与功率损失关系 | 第36页 |
2.3.2 功率损失原因分析 | 第36-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3 风演化模型提出与试验验证 | 第38-51页 |
3.1 风演化模型 | 第38-41页 |
3.1.1 空间相干函数 | 第38页 |
3.1.2 感应区对风速风向演变的影响 | 第38-40页 |
3.1.3 时移模型 | 第40-41页 |
3.2 激光雷达通讯调试与数据采集分析 | 第41-45页 |
3.2.1 激光雷达通讯调试 | 第41-43页 |
3.2.2 数据采集与分析 | 第43-45页 |
3.3 风演化模型验证分析 | 第45-50页 |
3.3.1 风速演化模型验证与分析 | 第45-48页 |
3.3.2 风向演化模型验证与分析 | 第48-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4 基于激光雷达的偏航控制策略研究 | 第51-60页 |
4.1 基于激光雷达的偏航控制方案 | 第51-52页 |
4.2 基于激光雷达的偏航控制策略 | 第52-59页 |
4.2.1 偏航执行对风策略 | 第53-56页 |
4.2.2 偏航重启对风策略 | 第56-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基于激光雷达模型的偏航控制仿真研究 | 第60-83页 |
5.1 仿真研究概述 | 第60-62页 |
5.2 仿真系统建模 | 第62-70页 |
5.2.1 风模型 | 第62-66页 |
5.2.2 激光雷达模型 | 第66-69页 |
5.2.3 风力机模型 | 第69-70页 |
5.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0-82页 |
5.3.1 激光雷达模型扫描风场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0-71页 |
5.3.2 风演化模型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1-74页 |
5.3.3 偏航执行策略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4-77页 |
5.3.4 偏航重启策略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7-8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6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83-84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