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程序控制机床、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MMY1370型数控加工中心加轴设计及动力学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发展现状第9-10页
    1.2 发展趋势第10-16页
第二章 动态子结构质量等效与阻尼响应第16-32页
    2.0 离散动态子结构第16-18页
    2.1 子结构质量等效第18-23页
        2.1.1 线轨底座与立柱第18页
        2.1.2 齿轮头第18-19页
        2.1.3 机箱头座第19页
        2.1.4 夹具体第19-20页
        2.1.5 线轨鞍座第20页
        2.1.6 线轨工作台第20页
        2.1.7 旋转工作台第20-23页
    2.2 子结构阻尼影响分析第23-31页
        2.2.1 子结构无阻尼响应第23-26页
        2.2.2 子结构有阻尼响应第26-31页
    2.3 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建立子结构动力学方程第32-41页
    3.1 建立广义坐标系第32-36页
        3.1.1 广义坐标描述自由度第33页
        3.1.2 齿轮头与压重箱自由度第33-34页
        3.1.3 齿轮头座自由度第34页
        3.1.4 夹具体自由度第34页
        3.1.5 工作刀杆自由度第34-35页
        3.1.6 线轨鞍座自由度第35页
        3.1.7 线轨工作台自由度第35页
        3.1.8 旋转工作台自由度第35-36页
    3.2 建立运动方程第36-40页
        3.2.1 线轨底座与立柱自由度特征第37-38页
        3.2.2 齿轮头与压重箱自由度特征第38页
        3.2.3 机箱头座自由度特征第38-39页
        3.2.4 夹具体自由度特征第39页
        3.2.5 工作刀杆自由度特征第39-40页
        3.2.6 线轨鞍座自由度特征第40页
        3.2.7 线轨工作台自由度特征第40页
    3.3 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模态分析第41-61页
    4.1 建立线轨底座子结构动力学模型第43-46页
        4.1.1 线轨底座有限元模型第43-44页
        4.1.2 线轨底座动力学模型第44-46页
    4.2 建立立柱子结构动力学模型第46-49页
        4.2.1 线轨底座有限元模型第46-47页
        4.2.2 立柱子结构动力学模型第47-49页
    4.3 建立齿轮头子结构动力学模型第49-52页
        4.3.1 齿轮头有限元模型第49-50页
        4.3.2 齿轮头子结构动力学模型第50-52页
    4.4 建立线轨鞍座子结构动力学模型第52-55页
        4.4.1 线轨鞍座有限元模型第52-53页
        4.4.2 线轨鞍座子结构动力学模型第53-55页
    4.5 建立线轨工作台子结构动力学模型第55-58页
        4.5.1 线轨工作台有限元模型第55-56页
        4.5.2 线轨工作台子结构动力学模型第56-58页
    4.6 各子结构动力学模型参数第58-60页
        4.6.1 线轨底座有限元及动力学参数第58页
        4.6.2 立柱有限元及动力学参数第58页
        4.6.3 齿轮头子结构有限元及动力学参数第58-59页
        4.6.4 线轨鞍座有限元及动力学参数第59页
        4.6.5 线轨工作台有限元及动力学参数第59-60页
    4.7 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主体子结构刚度参数第61-66页
    5.1 线轨底座刚度模型参数第61页
    5.2 立柱刚度模型参数第61-62页
    5.3 线轨鞍座刚度模型参数第62-63页
    5.4 加工中心系统结构模型参数第63-65页
    5.5 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附图第70-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五轴联动加工中进给速度的优化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试样横截面积不匹配效应的SHPB实验研究与数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