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程序控制机床、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机床固定结合面接触热阻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字母注释表第13-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2页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第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1.2.1 固定结合面接触热阻建模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2 机床固定结合面接触热阻的实验研究现状第17-19页
        1.2.3 接触热阻的数值分析现状第19页
    1.3 存在的问题第19-20页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固定结合面接触热阻的理论建模第22-30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粗糙表面表征与分形参数辨识第22-25页
        2.2.1 分形理论第22-24页
        2.2.2 分形参数辨识方法第24-25页
    2.3 结合面间接触力学建模第25-26页
    2.4 结合面间接触热导建模第26-28页
    2.5 理论模型计算第28-29页
    2.6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固定结合面接触热阻的仿真分析第30-37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标准试件Ansys仿真分析建模第30页
    3.3 温度对结合面接触热阻影响的仿真分析第30-33页
        3.3.1 温度改变导致标准试件温度场及变形场的变化第31-32页
        3.3.2 结果分析第32-33页
    3.4 表面形状对结合面接触热阻影响的仿真分析第33-36页
        3.4.1 不同表面形状导致标准试件温度场及变形场的变化第34-36页
        3.4.2 结果分析第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固定结合面接触热阻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第37-66页
    4.1 引言第37页
    4.2 接触热阻测量装置及测量系统第37-41页
        4.2.1 接触热阻测试装置第38-39页
        4.2.2 接触热阻测试系统第39-40页
        4.2.3 实验前期准备工作第40-41页
    4.3 温度对标准试件结合面接触热阻的影响实验第41-48页
        4.3.1 温度影响的实验方案第41页
        4.3.2 实验数据分析及结论第41-48页
    4.4 压力对标准试件结合面接触热阻的影响实验第48-54页
        4.4.1 压力影响的实验方案第48页
        4.4.2 实验数据分析及结论第48-54页
    4.5 表面形状对标准试件结合面接触热阻的影响第54-60页
        4.5.1 表面形状影响的实验方案第54-55页
        4.5.2 实验数据分析及结论第55-60页
    4.6 材料对标准试件结合面接触热阻的影响第60-65页
        4.6.1 材料影响的实验方案第60-61页
        4.6.2 实验数据分析及结论第61-65页
    4.7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机床结合面接触热阻的仿真与实验研究第66-79页
    5.1 引言第66页
    5.2 JIG 630床身-立柱接触热阻热特性仿真第66-75页
        5.2.1 模型简化第66-68页
        5.2.2 载荷设置第68-69页
        5.2.3 考虑固定结合面接触热阻整机热特性分析第69-75页
    5.3 JIG 630整机热特性的实验第75-78页
        5.3.1 固定结合面接触热阻整机热特性实验第75页
        5.3.2 实验现场布置第75-76页
        5.3.3 实验结果分析第76-78页
    5.4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9-81页
    6.1 结论第79页
    6.2 展望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84-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于低速风洞的光纤力热复合传感系统研究
下一篇:基于机器学习的安卓隐私数据保护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