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纹加固效果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1.1 引言 | 第9-10页 |
| 1.2 文献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1.2.1 断裂力学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 1.2.2 裂纹加固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2.3 应力强度因子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3 模型选择 | 第14-15页 |
| 1.4 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 2 Ⅰ型加固中心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 第17-29页 |
| 2.1 引言 | 第17-18页 |
| 2.2 解析分析 | 第18-21页 |
| 2.3 弹簧刚度在裂纹尖端较大 | 第21-22页 |
| 2.4 弹簧刚度在裂纹中心较大 | 第22-24页 |
| 2.5 应力强度因子 | 第24-27页 |
| 2.5.1 模型1的应力强度因子 | 第24-25页 |
| 2.5.2 模型1的应力强度因子 | 第25-27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 3 Ⅲ型加固中心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 第29-39页 |
| 3.1 引言 | 第29页 |
| 3.2 解析分析 | 第29-32页 |
| 3.3 裂纹尖端弹簧刚度较大 | 第32-33页 |
| 3.4 裂纹中心处的弹簧刚度较大 | 第33-34页 |
| 3.5 应力强度因子 | 第34-37页 |
| 3.5.1 模型1的应力强度因子 | 第34-35页 |
| 3.5.2 模型2的应力强度因子 | 第35-37页 |
| 3.6 本章结论 | 第37-39页 |
| 4 实验验证 | 第39-61页 |
| 4.1 引言 | 第39页 |
| 4.2 实验目的 | 第39-40页 |
| 4.3 理论背景 | 第40-41页 |
| 4.4 试样 | 第41-43页 |
| 4.4.1 有机玻璃 | 第41-42页 |
| 4.4.2 试样的制备 | 第42-43页 |
| 4.5 实验细节 | 第43-44页 |
| 4.6 验证k=0的情况 | 第44-51页 |
| 4.6.1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49页 |
| 4.6.2 a/W=0.3时 | 第49-50页 |
| 4.6.3 a/W=0.5时 | 第50-51页 |
| 4.7 当k≠0时 | 第51-52页 |
| 4.7.1 有桥接力时拉伸实验试样 | 第51-52页 |
| 4.8 k≠0时数据分析 | 第52-58页 |
| 4.8.1 a/W=0.3时 | 第52-54页 |
| 4.8.2 a/W=0.4时 | 第54-56页 |
| 4.8.3 a/W=0.5时 | 第56-58页 |
| 4.9 本章小结 | 第58-61页 |
| 5 基于ANSYS软件的数值分析验证 | 第61-73页 |
| 5.1 引言 | 第61页 |
| 5.2 k=0时模型的建立 | 第61-67页 |
| 5.2.1 当a/W=0.3时 | 第61-62页 |
| 5.2.2 网格的划分 | 第62-63页 |
| 5.2.3 定义载荷 | 第63-64页 |
| 5.2.4 求解应力强度因子 | 第64-65页 |
| 5.2.5 a/W=0.4时 | 第65-66页 |
| 5.2.6 a/W=0.5时 | 第66-67页 |
| 5.3 k≠0时 | 第67-70页 |
| 5.3.1 模型的建立 | 第67页 |
| 5.3.2 a/W=0.3时 | 第67-69页 |
| 5.3.3 a/W=0.4时 | 第69页 |
| 5.3.4 a/W=0.5时 | 第69-70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3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3-77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73-74页 |
|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74-77页 |
| 致谢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附录 | 第83页 |
| A 作者在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