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理学论文

新霉胺的亚慢性毒性及其抗肝癌作用与机制研究

英文缩略词表第6-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前言第11-14页
第一部分 新霉胺的亚慢性毒性实验研究第14-26页
    1 实验材料第14-15页
        1.1 实验动物第14页
        1.2 实验药品及试剂第14-15页
        1.3 实验仪器第15页
    2 实验方法第15-18页
        2.1 给药方案设计第15-16页
        2.2 毒性症状观察第16页
        2.3 体重变化及食物利用率第16页
        2.4 化学检验第16-17页
        2.5 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第17-18页
        2.6 H&E染色第18页
        2.7 统计学处理第18页
    3 实验结果第18-26页
        3.1 体重变化及食物利用率第18-19页
        3.2 血象检查第19-20页
        3.3 血清生化检查及尿液分析第20-22页
        3.4 脏器系数第22-24页
        3.5 病理组织学检查第24-26页
第二部分 新霉胺的体内外抗肝癌作用与机制研究第26-42页
    1 实验材料第26-27页
        1.1 实验动物、细胞及组织标本第26页
        1.2 实验药品及试剂第26-27页
        1.3 实验仪器第27页
    2 实验方法第27-33页
        2.1 细胞培养第27-29页
        2.2 肝癌组织芯片分析第29页
        2.3 MTT细胞增殖实验第29-30页
        2.4 免疫荧光实验第30-31页
        2.5 裸鼠体内移植瘤模型第31-32页
        2.6 免疫组化实验第32-33页
        2.7 统计学处理第33页
    3 实验结果第33-42页
        3.1 肝癌组织芯片分析:ANG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升高第33-34页
        3.2 MTT细胞增殖实验:新霉胺抑制了体外细胞的增殖第34-35页
        3.3 免疫荧光分析:新霉胺阻断了ANG的核转位作用第35-36页
        3.4 新霉胺体内抗肝癌活性第36-42页
第三部分 讨论第42-45页
参考文献第45-50页
综述第50-72页
    参考文献第60-72页
致谢第72-73页
附录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识先生翻译思想与风格研究
下一篇:藏语辅音韵尾演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