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灌木论文--其他论文

砂生槐种内变异与抗旱性评价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写和符号清单第11-12页
1 文献综述第12-16页
    1.1 不同物种种内变异的研究情况第12页
    1.2 种内抗旱性评价研究进展第12页
    1.3 砂生槐简介及研究进展第12-16页
        1.3.1 砂生槐简介第12-13页
        1.3.2 砂生槐研究进展第13-16页
2 引言第16-17页
3 材料与方法第17-23页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17-18页
    3.2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第18-20页
        3.2.1 主要仪器设备第18页
        3.2.2 主要试剂第18页
        3.2.3 相关实验试剂的配制第18-20页
    3.3 试验方法第20-22页
        3.3.1 .蒽酮法测定可溶性糖第20页
        3.3.2 磺基水杨酸法测定脯氨酸第20-21页
        3.3.3 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第21页
        3.3.4 氮蓝四唑(NBT)法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第21-22页
        3.3.5 砂生槐幼苗生长指标的测定第22页
        3.3.6 砂生槐幼苗叶片光合指标的测定第22页
        3.3.7 叶绿素荧光测定方法第22页
    3.4 数据分析方法第22-23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3-40页
    4.1 砂生槐群体的变异特征第23-25页
        4.1.1 砂生槐幼苗生长性状在群体间的变异第23-24页
        4.1.2 砂生槐幼苗生长性状在群体内的变异第24页
        4.1.3 砂生槐幼苗各指标地理变异模式分析第24-25页
    4.2 干旱胁迫下砂生槐幼苗生长指标的变化第25-28页
        4.2.1 干旱胁迫下砂生槐幼苗株高的变化第25-26页
        4.2.2 干旱胁迫下砂生槐幼苗生长量的变化第26-27页
        4.2.3 干旱胁迫下砂生槐地径的变化第27-28页
        4.2.4 干旱胁迫下复叶上单叶数量的变化第28页
    4.3 干旱胁迫下砂生槐幼苗生理指标的变化第28-31页
        4.3.1 干旱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第28-29页
        4.3.2 干旱胁迫对脯氨酸的影响第29-30页
        4.3.3 干旱胁迫下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第30-31页
        4.3.4 干旱胁迫下SOD酶活性的变化第31页
    4.4 干旱胁迫对砂生槐幼苗光合指标的影响第31-33页
        4.4.1 干旱胁迫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第31-32页
        4.4.2 干旱胁迫对蒸腾速率的影响第32-33页
    4.5 干旱胁迫对砂生槐幼苗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第33-38页
        4.5.1 干旱胁迫对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影响第33页
        4.5.2 干旱胁迫对潜在光化学效率(Fv/F0)的影响第33-34页
        4.5.3 干旱胁迫下光化学淬灭系数(qP)的变化第34-35页
        4.5.4 干旱胁迫下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的变化第35-36页
        4.5.5 干旱胁迫下电子传递效率ETR(II)的变化第36-37页
        4.5.6 干旱胁迫对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的影响第37-38页
    4.6 植株抗旱性综合评价第38-40页
5 讨论第40-43页
    5.1 砂生槐种内变异第40页
    5.2 干旱胁迫对砂生槐幼苗生长的影响第40页
    5.3 干旱胁迫对砂生槐叶片光合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第40-41页
    5.4 干旱胁迫对砂生槐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第41-42页
    5.5 不同群体砂生槐幼苗的抗旱性综合评价第42-43页
6 结论第43-44页
    6.1 砂生槐群体的变异水平第43页
    6.2 砂生槐群体表型性状的地理变异模式第43页
    6.3 砂生槐群体幼苗抗旱性的综合评价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个人简介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塑性流动下煤样渗透率演化试验研究
下一篇:基于CO2相变的微粉煤降灰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