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丘里洗涤器-环流水洗塔组合除尘工艺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39页 |
1.1 煤气化工艺气含尘颗粒研究 | 第12-17页 |
1.1.1 煤气化工艺气含尘颗粒形成机理 | 第12-14页 |
1.1.2 煤气化工艺气含尘颗粒物化性质 | 第14-17页 |
1.2 煤气化工艺气净化技术 | 第17-23页 |
1.2.1 含尘气体净化方法 | 第17-19页 |
1.2.2 煤气化工艺气净化方法 | 第19-21页 |
1.2.3 “一器一塔”组合新型除尘工艺 | 第21-23页 |
1.3 文丘里洗涤器研究 | 第23-27页 |
1.3.1 文丘里洗涤器结构参数及水力学特性 | 第24-25页 |
1.3.2 文丘里洗涤器除尘性能 | 第25-27页 |
1.4 环流床研究 | 第27-34页 |
1.4.1 环流床分类及结构参数 | 第27-28页 |
1.4.2 环流床水力学特性及影响因素 | 第28-34页 |
1.4.3 环流床的应用 | 第34页 |
1.5 计算流体力学的应用 | 第34-37页 |
1.5.1 CFD在文丘里洗涤器模拟中的应用 | 第34-36页 |
1.5.2 CFD在环流床模拟中的应用 | 第36-37页 |
1.6 文献综述小结 | 第37页 |
1.7 技术路线图 | 第37-39页 |
第2章 实验流程装置及考察方法 | 第39-53页 |
2.1 水力学装置及测试方法 | 第39-45页 |
2.1.1 实验流程 | 第39-40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40-43页 |
2.1.3 水力学特性测试方法 | 第43-45页 |
2.2 三相除尘实验流程及装置操作 | 第45-53页 |
2.2.1 实验流程 | 第45-46页 |
2.2.2 气液固三相实验设备 | 第46-49页 |
2.2.3 实验所用煤灰颗粒表征 | 第49-53页 |
第3章 文丘里洗涤器水力学特性分析 | 第53-78页 |
3.1 文丘里管结构选型 | 第53-57页 |
3.2 文丘里洗涤器实验研究 | 第57-69页 |
3.2.1 单气相流动特性研究 | 第57-63页 |
3.2.2 气液两相水力学特性研究 | 第63-69页 |
3.3 文丘里洗涤器气液两相CFD模拟 | 第69-76页 |
3.3.1 模型建立及模拟方法 | 第69-71页 |
3.3.2 CFD模拟与实验结果对比 | 第71-72页 |
3.3.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72-7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4章 环流水洗塔水力学特性研究 | 第78-99页 |
4.1 气含率 | 第78-87页 |
4.1.1 升流区气含率 | 第78-80页 |
4.1.2 降流区气含率 | 第80-86页 |
4.1.3 总气含率 | 第86-87页 |
4.2 环流液速 | 第87-89页 |
4.3 环流水洗塔内流场CFD数值模拟 | 第89-97页 |
4.3.1 气体分布器流场数值模拟 | 第90-94页 |
4.3.2 环流水洗塔气液两相流动数值模拟 | 第94-9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第5章 “一器一塔”组合除尘性能研究 | 第99-115页 |
5.1 “一器一塔”组合除尘机理分析 | 第99-101页 |
5.2 飞灰原样静置实验 | 第101-102页 |
5.3 设备工艺的影响 | 第102-105页 |
5.3.1 文丘里洗涤器喉管长度的影响 | 第102-105页 |
5.3.2 环流水洗塔塔顶喷淋系统 | 第105页 |
5.4 操作条件的影响 | 第105-110页 |
5.4.1 总除尘效率 | 第105-107页 |
5.4.2 粒级脱除效率 | 第107-110页 |
5.5 各工艺条件下最优除尘效率对比 | 第110-111页 |
5.6 除尘效率经验关联 | 第111-114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5页 |
附录 A 实验数据 | 第125-130页 |
附录 B 符号说明 | 第130-132页 |
致谢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