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论文

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21页
    (一)课题的来源第9-10页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研究目的第10页
        2.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1-19页
        1.国内文献综述第11-16页
        2.国外文献综述第16-19页
    (四)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9-20页
        1.研究思路第19页
        2.研究方法第19-20页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第20-21页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1-24页
    (一)意识形态的概念第21-22页
    (二)意识形态安全的概念第22-23页
    (三)经济自由主义的概念第23-24页
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内容第24-41页
    (一)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第24-27页
        1.古典自由主义阶段第24-25页
        2.现代自由主义阶段(New Liberalism)第25-26页
        3.新自由主义阶段(Neo-Liberalism)第26-27页
    (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第27-38页
        1.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及其意识形态性分析第28-33页
        2.现代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及其意识形态分析第33-34页
        3.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及其意识形态性分析第34-38页
    (三)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理论及其实践后果第38-41页
        1.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理论第38-39页
        2.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后果第39-41页
三、马克思主义对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意识形态的批判第41-53页
    (一)马克思对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意识形态的批判第41-45页
        1.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制度永恒化的意识形态批判第41-42页
        2.马克思对交换价值理论掩盖剩余价值的批判第42-44页
        3.马克思对古典自由主义否认经济危机思想的批判第44页
        4.马克思对经济学思想价值中立的批判第44-45页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自由主义经济意识形态的批判第45-48页
        1.卢卡奇对商品拜物教和资本主义制度自然性的批判第45-46页
        2.弗洛姆对西方自由主义经济中个人异化的批判第46-47页
        3.大卫.哈维对新自由主义资本积累的批判第47-48页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意识形态的批判第48-53页
        1.毛泽东对资本主义自由化的批判第48-49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自由主义经济意识形态的批判第49-53页
四、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及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第53-67页
    (一)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历程及传播特点第53-57页
        1.19 世纪末至20 世纪中期,西方自由主义在我国的早期传播第53-54页
        2.改革开放以后,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在我国的曲折发展第54-55页
        3.21 世纪以来至今,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在我国的传播与渗透第55页
        4.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传播的特点第55-57页
    (二)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主要表现、路径及原因第57-67页
        1.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主要表现第57-60页
        2.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分析第60-63页
        3.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原因分析第63-67页
五、防范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第67-71页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第67-69页
        1.拓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促进经济思想的建设第67-68页
        2.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优势第68-69页
    (二)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释力与创新能力,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第69-70页
        1.加强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体化第69页
        2.加强学术研究的管理和监督,增强理论的科研创新能力第69-70页
    (三)充分发挥融媒体时代的传播优势,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第70-71页
        1.优化传播方式,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第70页
        2.创新传播手段,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第70-71页
六、总结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8页
致谢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共同体思想探析
下一篇: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活力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