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12页 |
Abstract | 第12-22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23-24页 |
前言 | 第24-25页 |
第一部分 原发性肝癌的研究概况 | 第25-45页 |
1 中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 第25-40页 |
1.1 病因病机研究 | 第25-27页 |
1.2 辨证论治研究 | 第27-40页 |
2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 第40-43页 |
2.1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理机制 | 第40-42页 |
2.2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治疗 | 第42-43页 |
3 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616例原发性肝癌辨治规律研究 | 第45-83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45-50页 |
1.1 资料来源 | 第45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45-48页 |
1.3 纳入标准 | 第48页 |
1.4 排除标准 | 第48-49页 |
1.5 治疗方法 | 第49页 |
1.6 疗效评价标准 | 第49页 |
1.7 数据收集指标 | 第49页 |
1.8 研究方法 | 第49-50页 |
1.9 信息数据的挖掘和统计分析 | 第50页 |
2 研究结果 | 第50-81页 |
2.1 一般情况 | 第50-58页 |
2.2 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与诊断相关因素的数据挖掘分析 | 第58-68页 |
2.3 原发性肝癌所使用中医方剂的数据挖掘分析 | 第68-69页 |
2.4 原发性肝癌所使用中药的数据挖掘分析 | 第69-81页 |
3 小结 | 第81-83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83-101页 |
1 基于数据挖掘结果的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相关性分析 | 第83-88页 |
1.1 中医证型的分布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 第83-84页 |
1.2 中医证型的分布与临床分期的关系 | 第84-85页 |
1.3 中医证型的分布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关系 | 第85页 |
1.4 中医证型的分布与影像学检查的关系 | 第85-86页 |
1.5 中医证型的分布与肝功能指标的关系 | 第86-87页 |
1.6 中医证型的分布与肿瘤标志物AFP、CEA的关系 | 第87页 |
1.7 中医证型的分布与PLT及凝血指标的关系 | 第87-88页 |
2 基于数据挖掘结果的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辨治规律 | 第88-101页 |
2.1 原发性肝癌不同临床分期的中医辨证规律 | 第88页 |
2.2 原发性肝癌不同中医证型的治疗规律 | 第88-94页 |
2.3 原发性肝癌常见并发症的中医辨治规律 | 第94-101页 |
结论与结语 | 第101-103页 |
1 研究结论 | 第101页 |
2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01-102页 |
3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5页 |
附录 | 第115-151页 |
1 综述一 《伤寒杂病论》辨证思想与原发性肝癌的辨治 | 第115-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3页 |
2 综述二 《伤寒杂病论》治未病思想与原发性肝癌的三级预防 | 第143-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8-150页 |
3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第150-151页 |
致谢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