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1.1 农药助剂 | 第10-14页 |
1.1.1 矿物油助剂 | 第10-12页 |
1.1.2 有机硅助剂 | 第12-13页 |
1.1.3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磺酸盐(FMES) | 第13页 |
1.1.4 其他助剂 | 第13-14页 |
1.2 农药助剂对农药沉积量的影响 | 第14页 |
1.3 香蕉上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 第14-15页 |
1.4 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1.4.1 样品前处理方法 | 第15页 |
1.4.2 苯醚甲环唑、联苯菊酯和丙环唑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1.5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研究目的及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苯醚甲环唑、联苯菊酯和丙环唑三种农药在香蕉样品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 第23-33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3.1.1 药品和试剂 | 第23页 |
3.1.2 仪器与设备 | 第23页 |
3.1.3 仪器条件 | 第23-24页 |
3.1.4 前处理方法 | 第24-25页 |
3.2 回收率计算公式 | 第2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2页 |
3.3.1 仪器条件的选择 | 第25页 |
3.3.2 升温程序的选择 | 第25-26页 |
3.3.3 提取剂的选择 | 第26-28页 |
3.3.4 基质标准曲线和线性关系 | 第28-29页 |
3.3.5 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 | 第29-32页 |
3.4 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苯醚甲环唑、联苯菊酯和丙环唑在不同施药方式下在香蕉上的沉积效果和消解动态研究 | 第33-60页 |
4.1 药剂及助剂信息 | 第33页 |
4.2 试验仪器 | 第33页 |
4.3 试验地点及时间 | 第33页 |
4.4 助剂表面张力的测定 | 第33-36页 |
4.4.1 有机硅助剂表面张力的测定 | 第33-34页 |
4.4.2 矿物油助剂表面张力的测定 | 第34-35页 |
4.4.3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磺酸盐(FMES)助剂表面张力的测定 | 第35-36页 |
4.5 各药剂的配制剂量 | 第36页 |
4.6 试验方法 | 第36-37页 |
4.7 样品采集 | 第37-38页 |
4.7.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储存 | 第37页 |
4.7.2 香蕉叶样品的采集与储存 | 第37页 |
4.7.3 香蕉样品的采集与储存 | 第37-38页 |
4.8 样品的检测 | 第38页 |
4.9 定量分析 | 第38页 |
4.10 结果与分析 | 第38-58页 |
4.10.1 香蕉叶在不同施药条件下沉积效果和消解动态研究 | 第38-48页 |
4.10.2 不同施药方式下农药漂移在土壤中的残留量 | 第48-53页 |
4.10.3 不同施药方式下农药在香蕉中的残留量 | 第53-56页 |
4.10.4 农药在香蕉园施用后的沉积分布研究 | 第56-58页 |
4.11 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0-64页 |
5.1 残留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 | 第60页 |
5.2 不同施药方式下农药沉积效果和消解动态研究 | 第60-62页 |
5.2.1 农药助剂对沉积量的影响 | 第60-61页 |
5.2.2 不同施药方式对消解半衰期的影响 | 第61页 |
5.2.3 施药后农药在不同基质中的分布研究 | 第61-62页 |
5.2.4 安全性评价 | 第62页 |
5.3 主要创新点 | 第62页 |
5.4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附录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