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32页 |
1.1 选题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综述 | 第14-30页 |
1.2.1 核安全与核安全监管 | 第14-18页 |
1.2.2 聚变核安全的研究进展 | 第18-28页 |
1.2.3 目前研究的主要局限性 | 第28-30页 |
1.3 论文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第2章 国内外现行核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 第32-42页 |
2.1 我国核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及监管制度 | 第32-35页 |
2.1.1 我国的核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第32-33页 |
2.1.2 我国核安全监管制度 | 第33-35页 |
2.2 国际核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及其主要动向 | 第35-42页 |
2.2.1 国际法律文书 | 第36页 |
2.2.2 IAEA安全标准和行为准则 | 第36-38页 |
2.2.3 同行评审机制 | 第38-39页 |
2.2.4 主要核电先进国家核安全监管法规体系发展 | 第39-40页 |
2.2.5 全球核安全法律制度近年的主要发展动向 | 第40-42页 |
第3章 聚变安全特性和安全理念 | 第42-64页 |
3.1 聚变安全特性 | 第42-50页 |
3.1.1 聚变堆基本原理 | 第42-43页 |
3.1.2 聚变堆安全特性分析 | 第43-48页 |
3.1.3 聚变-裂变安全特性的异同总结 | 第48-50页 |
3.2 聚变安全理念 | 第50-64页 |
3.2.1 聚变安全目标 | 第50-52页 |
3.2.2 聚变安全原则 | 第52-55页 |
3.2.3 聚变安全功能 | 第55-56页 |
3.2.4 聚变安全评价 | 第56-60页 |
3.2.5 聚变-裂变安全理念的异同总结 | 第60-64页 |
第4章 我国核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对聚变堆的适用性分析 | 第64-94页 |
4.1 我国核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对聚变的适用性分析 | 第64-79页 |
4.1.1 法律层文件对聚变的适用性分析 | 第65-66页 |
4.1.2 行政法规层文件对聚变的适用性分析 | 第66-71页 |
4.1.3 部门规章层文件对聚变的适用性分析 | 第71-75页 |
4.1.4 核安全导则层文件对聚变的适用性分析 | 第75-79页 |
4.2 我国核安全法规中重要制度和要求对聚变堆的适用性分析 | 第79-90页 |
4.2.1 核安全许可制度对聚变的适用性 | 第79-84页 |
4.2.2 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制度对聚变的适用性分析 | 第84-85页 |
4.2.3 辐射防护与定期安全评价制度对聚变的适用性分析 | 第85-86页 |
4.2.4 核设施设计安全要求对聚变的适用性分析 | 第86-90页 |
4.3 关于我国聚变核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实现途径的探讨 | 第90-94页 |
第5章 我国聚变核安全法律法规制修订示范及建议 | 第94-114页 |
5.1 法律法规制修订建议示范 | 第94-108页 |
5.1.1 部门规章层文件修订建议示范——以《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规定》为例 | 第94-98页 |
5.1.2 核安全导则层文件制定建议示范——以聚变设施构筑物、系统和部件(SSC)的安全分级为例 | 第98-108页 |
5.2 配套政策建议 | 第108-111页 |
5.2.1 指导思想 | 第108-109页 |
5.2.2 基本原则 | 第109-110页 |
5.2.3 保障措施 | 第110-111页 |
5.3 可能面临的挑战 | 第111-114页 |
5.3.1 我国核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 | 第111-112页 |
5.3.2 聚变自身发展特定阶段的限制 | 第112-113页 |
5.3.3 各利益相关方的关注与参与 | 第113-11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4-118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114-115页 |
6.2 本文创新点 | 第115页 |
6.3 未来展望 | 第115-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6页 |
附表1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对聚变的适用性分析 | 第126-133页 |
附表2 《核安全法》对聚变的适用性分析 | 第133-147页 |
附表3 《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对聚变的适用性分析 | 第147-151页 |
附表4 《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对聚变的适用性分析 | 第151-159页 |
附表5 《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对聚变的适用性分析 | 第159-170页 |
附表6 《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对聚变的适用性分析 | 第170-180页 |
附表7 核安全领域部门规章 | 第180-186页 |
附表8 《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之一—核电厂安全许可证件的申请和颁发》对聚变的适用性分析 | 第186-192页 |
附表9 《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规定》对聚变的适用性分析 | 第192-208页 |
附表10 《研究堆设计安全规定》(HAF201-1995)对聚变的适用性分析 | 第208-210页 |
附表11 核安全导则(指导性文件) | 第210-213页 |
附表12 《核电厂物项制造中的质量保证》(HAD003/08-1986)对聚变堆的适用性分析 | 第213-215页 |
附表13 《核动力厂安全评价与验证》(HAD102/17-2006)对聚变的适用性分析 | 第215-217页 |
附表14 《研究堆调试》(HAD202/05-2010)对聚变的适用性分析 | 第217-218页 |
附表15 《铀燃料加工设施安全分析报告的标准格式与内容》(HAD301/01-1991)对聚变的适用性分析 | 第218-220页 |
附表16 《放射性废物分类》(HAD 401/04)对聚变堆的适用性分析 | 第220-222页 |
附表17 《民用核安全机械设备模拟件制作》(HAD601/01-2013)对聚变的适用性分析 | 第222-223页 |
附表18 《放射性物品运输核与辐射安全分析报告书格式和内容》(HAD701/02-2014)对聚变堆的适用性分析 | 第223-226页 |
致谢 | 第226-22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2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