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1.1.1 地源热泵在清洁供暖中的应用 | 第9-10页 |
| 1.1.2 地源热泵在寒冷地区的应用 | 第10页 |
| 1.2 地源热泵简介 | 第10-12页 |
| 1.2.1 地源热泵的分类 | 第11页 |
| 1.2.2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 第11-12页 |
| 1.3 土壤地下温度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第2章 双U型地埋管换热器传热过程分析研究 | 第16-32页 |
| 2.1 地埋管换热系统工程实验简介 | 第16-18页 |
| 2.1.1 地温场检测系统 | 第16-18页 |
| 2.1.2 土壤初始温度测试 | 第18页 |
| 2.2 寒冷地区地埋管换热器传热过程分析 | 第18-20页 |
| 2.3 双U型地埋管换热器钻孔外的传热模型 | 第20-23页 |
| 2.3.1 一维Kelvin线热源模型 | 第20-21页 |
| 2.3.2 一维圆柱孔传热模型 | 第21-22页 |
| 2.3.3 有限长线热源模型 | 第22-23页 |
| 2.4 双U型地埋管换热器钻孔内的传热模型 | 第23-28页 |
| 2.4.1 钻孔内的一维导热模型 | 第23-25页 |
| 2.4.2 钻孔内的二维导热模型 | 第25-26页 |
| 2.4.3 钻孔内的三维导热模型 | 第26-28页 |
| 2.5 单一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31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3章 响应面法的应用 | 第32-47页 |
| 3.1 正交试验设计法 | 第32页 |
| 3.2 响应面法 | 第32-39页 |
| 3.2.1 响应面法的函数选取 | 第33-36页 |
| 3.2.2 响应面法的试验设计分析方法 | 第36-38页 |
| 3.2.3 响应面法的拟合及检验 | 第38-39页 |
| 3.3 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 | 第39-46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4章 双U型地埋管换热器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47-53页 |
| 4.1 双U型地埋管换热器三维传热模型假设 | 第47页 |
| 4.2 双U型地埋管换热器三维传热模型的建立 | 第47-52页 |
| 4.2.1 三维几何模型的建模 | 第47-48页 |
| 4.2.2 网格划分 | 第48-50页 |
| 4.2.3 边界条件的定义 | 第50-51页 |
| 4.2.4 求解条件的设定 | 第51-52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5章 双U型地埋管换热器土壤温度场模拟与分析 | 第53-61页 |
| 5.1 系统运行第一个采暖季的土壤温度场的分布情况 | 第53-56页 |
| 5.2 系统连续运行三个采暖季土壤温度场的分布情况 | 第56-58页 |
| 5.3 系统连续运行十个采暖季土壤温度场的分布情况 | 第58-59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4页 |
| 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 2 展望 | 第62-64页 |
| 参考 文献 | 第64-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