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人体姿态特征的步态识别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言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步态识别技术的优点第8-9页
    1.3 研究的应用前景第9-10页
    1.4 论文结构第10-12页
第2章 步态识别研究现状、挑战及拟解决方案第12-21页
    2.1 步态识别研究现状第12-16页
        2.1.1 基于轮廓的方法第13-14页
        2.1.2 基于模型的方法第14-16页
    2.2 步态识别面临的挑战第16-18页
    2.3 拟解决方案第18-21页
第3章 基于人体2D姿态特征的步态识别算法第21-36页
    3.1 基于人体2D姿态特征的步态识别算法流程第21页
    3.2 人体2D姿态特征第21-22页
    3.3 PTSN网络第22-25页
        3.3.1 LSTM提取步态动态特征第23-24页
        3.3.2 CNN提取步态静态特征第24页
        3.3.3 网络结构设置第24-25页
    3.4 损失函数第25-27页
        3.4.1 Softmax损失函数第25-26页
        3.4.2 Center损失函数第26页
        3.4.3 损失函数融合第26-27页
    3.5 实验数据第27页
    3.6 实验设置第27-28页
    3.7 训练模型参数设置第28-29页
    3.8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9-36页
        3.8.1 CASIAB实验结果第29-32页
        3.8.2 与GEI+PCA方法比较第32-33页
        3.8.3 实验结果与现有解决衣着和背包变化的方法比较第33-34页
        3.8.4 实验结果与现有方法比较第34-36页
第4章 基于人体3D姿态特征的步态识别算法第36-44页
    4.1 3D姿态特征第36-39页
    4.2 实验设置第39页
    4.3 实验结果分析第39-44页
        4.3.1 CASIAB实验结果第39-40页
        4.3.2 实验结果与2D姿态的比较第40-42页
        4.3.3 实验结果与现有方法比较第42-44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44-47页
    5.1 总结第44-45页
    5.2 展望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致谢第51-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情境信息和神经网络的个性化推荐算法
下一篇:用于移动终端的工程图纸标识编码的端对端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