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1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混炼体系的研究 | 第10-12页 |
1.2.1 混炼体系胶体特性 | 第10-11页 |
1.2.2 混炼体系反应特性 | 第11-12页 |
1.3 重油加氢反应生焦的研究 | 第12-15页 |
1.3.1 重油加氢反应生焦的影响因素 | 第12-14页 |
1.3.2 重油加氢反应生焦机理 | 第14-15页 |
1.4 沥青质的反应性能与生焦 | 第15-19页 |
1.4.1 沥青质的结构 | 第15-16页 |
1.4.2 渣油沥青质的加氢反应和生焦 | 第16-18页 |
1.4.3 煤焦油沥青质的加氢反应和生焦 | 第18-19页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沥青质对渣油/煤焦油混炼体系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21-42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1-26页 |
2.2.1 实验原料基本性质 | 第21-23页 |
2.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3-24页 |
2.2.3 脱沥青质油和脱甲苯不溶物油的制取 | 第24-25页 |
2.2.4 高压釜反应及产物分离 | 第25-26页 |
2.3 不同条件下渣油/煤焦油混炼体系加氢反应 | 第26-31页 |
2.3.1 掺比对混炼体系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26-28页 |
2.3.2 反应温度对混炼体系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28-30页 |
2.3.3 反应时间对混炼体系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30-31页 |
2.4 沥青质含量对渣油/煤焦油混炼体系加氢反应影响的研究 | 第31-36页 |
2.4.1 渣油沥青质含量对混炼体系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31-33页 |
2.4.2 煤焦油沥青质含量对体系生焦的影响 | 第33-36页 |
2.5 极性组分对混炼体系加氢反应影响的研究 | 第36-40页 |
2.5.1 沥青质之间相互作用对混炼体系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36-38页 |
2.5.2 沥青质与CT-TI相互作用对混炼体系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38-4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渣油/煤焦油混炼体系生焦过程中沥青质的作用研究 | 第42-63页 |
3.1 引言 | 第42页 |
3.2 试验部分 | 第42-45页 |
3.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42-43页 |
3.2.2 沥青质的分离 | 第43-44页 |
3.2.3 焦炭性质分析 | 第44页 |
3.2.4 沥青质性质分析 | 第44-45页 |
3.3 混炼体系加氢反应过程中沥青质结构变化 | 第45-52页 |
3.3.1 沥青质结构参数变化 | 第45-49页 |
3.3.2 沥青质表面官能团变化 | 第49-52页 |
3.4 沥青质聚集体尺寸与生焦量关联性研究 | 第52-56页 |
3.4.1 沥青质的堆积结构与生焦量关联性研究 | 第52-54页 |
3.4.2 沥青质缔合体尺寸与生焦量关联性研究 | 第54-56页 |
3.5 沥青质对混炼体系中焦炭性质的影响 | 第56-61页 |
3.5.1 沥青质转化与焦炭缩合程度的关系 | 第56-59页 |
3.5.2 沥青质对焦炭形貌的影响 | 第59-6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