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监管法律问题探析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论 | 第8-11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第一章 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监管的必要性 | 第11-22页 |
一、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的概述 | 第11-14页 |
(一)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的概念 | 第11-12页 |
(二)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的特征 | 第12页 |
(三)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的法律性质 | 第12-14页 |
二、监管的必要性 | 第14-16页 |
(一)监管的现实基础 | 第14-15页 |
(二)监管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三、我国现行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监管制度的基本框架 | 第16-22页 |
(一)监管主体 | 第18页 |
(二)监管范围 | 第18-19页 |
(三)法律责任 | 第19-22页 |
第二章 我国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监管法律问题 | 第22-27页 |
一、监管主体不明确 | 第22-23页 |
二、准入制度不完善 | 第23-24页 |
(一)发卡机构不具备发卡资格 | 第23页 |
(二)发卡额度及数量无限制 | 第23-24页 |
三、备案制度不健全 | 第24页 |
四、“霸王条款”不规范 | 第24-25页 |
五、预付资金不安全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域外商业预付卡监管法律制度 | 第27-33页 |
一、美国商业预付卡监管法律制度 | 第27-29页 |
(一)法律依据 | 第27-28页 |
(二)监管制度 | 第28-29页 |
二、日本商业预付卡监管法律制度 | 第29-31页 |
(一)法律依据 | 第29-30页 |
(二)监管制度 | 第30-31页 |
三、域外监管法律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31-33页 |
(一)发行主体准入严格 | 第32页 |
(二)资金安全保障制度 | 第32页 |
(三)信息披露制度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我国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33-42页 |
一、明确监管主体 | 第33-34页 |
二、实行核准制 | 第34-35页 |
三、规范商业预付卡消费合同 | 第35-36页 |
(一)合同需事前审批 | 第35页 |
(二)制定合同范本 | 第35-36页 |
四、健全资金保障机制 | 第36-39页 |
(一)引入第三方支付 | 第36-37页 |
(二)完善保证金制度 | 第37-38页 |
(三)完善商业预付卡保险制度 | 第38-39页 |
五、设立信息公示制度 | 第39-42页 |
(一)核准后的信息公示制度 | 第39-40页 |
(二)定期和临时报告制度 | 第40页 |
(三)设置黑名单制度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