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果学说的中国上市银行企业价值分析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图目录 | 第10-11页 |
表目录 | 第11-13页 |
1 绪论 | 第13-19页 |
·研究问题 | 第13-14页 |
·我国银行业的悖论 | 第13页 |
·解决悖论的理论工具——因果学说 | 第13-14页 |
·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第17-19页 |
2 企业价值和因果学说文献综述 | 第19-37页 |
·传统企业价值及其评估方法研究分析 | 第19-24页 |
·价值的界定 | 第19-20页 |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 第20-21页 |
·内在价值的传统动因研究梳理 | 第21-24页 |
·银行业企业价值评估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24-27页 |
·银行业企业传统价值动因分析 | 第24-25页 |
·国外银行业实证研究 | 第25-26页 |
·国内银行业实证研究 | 第26-27页 |
·因果学说 | 第27-32页 |
·因果学说的框架 | 第27-28页 |
·因果学说的性质结构 | 第28-30页 |
·因果学说的关系结构 | 第30-31页 |
·阴阳因果消长的转化 | 第31-32页 |
·因果工商学 | 第32-37页 |
·因果工商矩阵 | 第32页 |
·回顾过去矩阵 | 第32-33页 |
·展望未来矩阵 | 第33-34页 |
·价值估值公式 | 第34-37页 |
3 行业特征的“因果分析” | 第37-51页 |
·银行业的一般正负消长辩证关系 | 第37-44页 |
·银行业的本质 | 第37-38页 |
·银行业正负消长辩证关系 | 第38-41页 |
·一般银行业的“正负消长”矩阵 | 第41-44页 |
·中国银行业特征“因果分析” | 第44-51页 |
·中国银行业的“果” | 第44-45页 |
·中国银行业的“因” | 第45-47页 |
·中国银行业的“因果分析”矩阵 | 第47-51页 |
4 “果”的分析——基于模糊优化模型数据分析 | 第51-61页 |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51-52页 |
·指标的选取 | 第52-53页 |
·模糊层次分析法分析步骤 | 第53-54页 |
·模糊优化模型实证研究过程 | 第54-59页 |
·判断矩阵及权重计算 | 第54-55页 |
·构造评价指标集,确定专家评语集 | 第55页 |
·逐级评判矩阵及综合评价 | 第55-59页 |
·评估结果分析 | 第59-61页 |
5 “因果分析”——案例解析研究 | 第61-93页 |
·信息收集 | 第61-62页 |
·信息采集 | 第61页 |
·企业概况 | 第61-62页 |
·果的评估 | 第62-72页 |
·果的回顾 | 第62-68页 |
·财务后果分析 | 第68-70页 |
·非财务后果分析 | 第70-71页 |
·果的总结 | 第71-72页 |
·因的追溯 | 第72-81页 |
·宏观动因分析 | 第72-77页 |
·行业动因分析 | 第77-78页 |
·企业动因分析 | 第78-81页 |
·价值评估 | 第81-93页 |
·从果到因回顾 | 第82-85页 |
·从因到果展望 | 第85-90页 |
·价值估算 | 第90-93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93-97页 |
·结论 | 第93-95页 |
·行业分析结论 | 第93-94页 |
·统计分析结论 | 第94页 |
·案例分析结论 | 第94-95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3页 |
附录 | 第103-109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