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金秀县罗运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3页
    1.1 项目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风险管理研究现状第14-19页
        1.2.1 风险管理的国外研究第14-16页
        1.2.2 风险管理的国内研究第16-17页
        1.2.3 国内环保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4 文献评述第18-19页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9-21页
        1.3.1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3.2 技术路线第20-21页
    1.4 论文框架结构及创新点第21-23页
        1.4.1 论文框架及主要内容第21页
        1.4.2 论文创新点第21-23页
第二章 金秀县罗运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概况第23-39页
    2.1 项目由来第23-24页
    2.2 项目区域(金秀县)基本情况第24-26页
        2.2.1 自然环境概况第24页
        2.2.2 地质地貌第24页
        2.2.3 气候特征第24-25页
        2.2.4 区域社会经济第25-26页
    2.3 金秀县罗运村环境现状、存在问题第26-28页
    2.4 金秀县罗运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必要性分析第28-29页
    2.5 金秀县罗运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内容第29-36页
        2.5.1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第29-30页
        2.5.2 项目选址及建设用地情况第30-31页
        2.5.3 污染物排放标准第31-32页
        2.5.4 污染物治理工艺技术第32-35页
        2.5.5 项目土建、材料及主要设备第35-36页
    2.6 项目效益分析第36-37页
        2.6.1 社会效益第37页
        2.6.2 环境与经济效益第37页
    2.7 项目组织实施及保障措施第37-39页
        2.7.1 领导组织第37-38页
        2.7.2 方法实施第38页
        2.7.3 资金保障第38页
        2.7.4 监督管理第38-39页
第三章 金秀县罗运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风险识别与分析第39-54页
    3.1 项目风险识别理论第39-42页
        3.1.1 项目风险识别含义第39页
        3.1.2 项目风险识别步骤及方法第39-42页
    3.2 金秀县罗运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风险识别第42-44页
    3.3 金秀县罗运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风险分析第44-52页
        3.3.1 项目前期阶段风险分析第44-45页
        3.3.2 项目准备阶段风险分析第45-47页
        3.3.3 项目实施阶段风险分析第47-51页
        3.3.4 项工验收阶段风险分析第51-52页
    3.4 金秀县罗运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风险因素汇总第52-53页
    3.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金秀县罗运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风险估计与评价第54-66页
    4.1 项目风险估计与评价过程第54页
    4.2 项目风险评价方法、步骤第54-59页
        4.2.1 层次分析法简介第54-55页
        4.2.2 层次分析法步骤第55-56页
        4.2.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第56-58页
        4.2.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第58-59页
    4.3 金秀县罗运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风险评估第59-65页
        4.3.1 构建项目风险评价层次分析模型第59-60页
        4.3.2 项目风险评价层次分析模型数据计算第60-63页
        4.3.3 项目风险指标权重汇总及风险评价第63-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金秀县罗运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风险应对及策略第66-76页
    5.1 项目风险应对第66-68页
        5.1.1 项目风险应对含义第66页
        5.1.2 项目风险应对策略第66-67页
        5.1.3 项目风险应对策略选择第67-68页
    5.2 金秀县罗运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应对策略第68-75页
        5.2.1 项目施工管理风险对策第68-71页
        5.2.2 工艺、技术风险对策第71-72页
        5.2.3 项目实施资金风险对策第72-74页
        5.2.4 项目其他风险因素对策第74-75页
    5.3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6.1 结论第76-77页
    6.2 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致谢第81-8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反硝化深床滤池及污泥生物沥浸工艺在南宁市江南污水处理厂的中试研究
下一篇:基于OMI的山东省甲醛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