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11-2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1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2.现实意义 | 第12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2.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五)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一、滥用诉权之侵权责任概述 | 第20-31页 |
(一)学理上对滥用诉权的概念之争 | 第20-22页 |
1.“滥用诉权”这一概念能否成立 | 第20-21页 |
2.滥用诉权的概念及范围界定分歧 | 第21-22页 |
(二)本文对滥用诉权的界定及类型化分析 | 第22-26页 |
1.本文对滥用诉权的界定 | 第22-24页 |
2.本文对滥用诉权的类型化分析 | 第24-26页 |
(三)对滥用诉权课以侵权责任的法理基础 | 第26-31页 |
1.侵权责任法的填补损害功能所决定 | 第26-28页 |
2.侵权责任法的惩罚制裁功能所要求 | 第28-29页 |
3.滥用诉权具备一般侵权行为的特征 | 第29-31页 |
二、我国滥用诉权之侵权责任规制的现状、问题及成因 | 第31-40页 |
(一)我国滥用诉权之侵权责任的立法现状 | 第31页 |
(二)我国滥用诉权之侵权责任的司法现状 | 第31-37页 |
1.恶意诉讼司法现状 | 第32-33页 |
2.虚假诉讼司法现状 | 第33-36页 |
3.滥用诉讼保全程序司法现状 | 第36-37页 |
(三)我国滥用诉权之侵权责任规制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1.立法明确性不强 | 第37页 |
2.实务处理中认定混乱 | 第37-38页 |
(四)针对上述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8-40页 |
1.立法方面的问题成因分析 | 第38页 |
2.实务处理中的问题成因分析 | 第38-40页 |
三、滥用诉权侵权责任的域外考察与借鉴 | 第40-49页 |
(一)大陆法系国家滥用诉权侵权责任规制的考察 | 第40-44页 |
1.法国滥用诉权侵权责任规制的考察 | 第40-41页 |
2.德国滥用诉权侵权责任规制的考察 | 第41-42页 |
3.日本滥用诉权侵权责任规制的考察 | 第42-44页 |
(二)英美法系国家滥用诉权侵权责任规制的考察 | 第44-47页 |
1.英国滥用诉权侵权责任规制的考察 | 第44-46页 |
2.美国滥用诉权侵权责任规制的考察 | 第46-47页 |
(三)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 第47-49页 |
四、完善我国滥用诉权侵权责任规制的建议 | 第49-63页 |
(一)明确滥用诉权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及认定标准 | 第49-59页 |
1.行为的违法性要件及认定标准 | 第49-50页 |
2.因果关系要件及认定标准 | 第50-51页 |
3.主观过错要件及认定标准 | 第51-57页 |
4.损害事实要件及认定标准 | 第57-59页 |
(二)理清滥用诉权侵权之诉的提起与诉讼程序的有序衔接 | 第59-60页 |
1.恶意诉讼侵权之诉的提起 | 第59-60页 |
2.虚假诉讼侵权之诉的提起 | 第60页 |
(三)滥用诉权侵权责任规制的立法模式选择与建议 | 第60-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