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1.1 葡萄品种学研究 | 第10-11页 |
1.2 葡萄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11-15页 |
1.2.1 形态学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 | 第12-14页 |
1.2.2 细胞学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 | 第14页 |
1.2.3 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 | 第14-15页 |
1.3 葡萄的系统发育关系 | 第15-16页 |
1.4 常用的分子标记技术 | 第16-20页 |
1.4.1 RAPD | 第16-17页 |
1.4.2 SNP | 第17-18页 |
1.4.3 SSR | 第18-19页 |
1.4.4 ISSR | 第19-20页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第2章 利用SSR分析葡萄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关系 | 第21-32页 |
2.1 材料 | 第21-23页 |
2.2 方法 | 第23-27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2.3.1 SSR标记的多态性 | 第27页 |
2.3.2 遗传关系 | 第27-29页 |
2.3.3 主成分分析 | 第29-30页 |
2.4 讨论 | 第30-32页 |
第3章 利用ISSR分析葡萄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关系 | 第32-39页 |
3.1 材料 | 第32-33页 |
3.2 方法 | 第33-35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5-37页 |
3.4 讨论 | 第37-39页 |
第4章 基于叶绿体trnL-trnF序列探讨葡萄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关系 | 第39-49页 |
4.1 材料 | 第40页 |
4.2 方法 | 第40-43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3-47页 |
4.4 讨论 | 第47-4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5.1 结论 | 第49页 |
5.2 展望 | 第49-50页 |
附录一 | 第50-51页 |
附录二 | 第51-52页 |
附录三 | 第52-53页 |
附录四 | 第53-54页 |
附录五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8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