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页 |
第三节 研究技术路线与创新 | 第15-17页 |
一、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二、研究的创新 | 第16-17页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19页 |
一、大股东 | 第17页 |
二、控股股东 | 第17-18页 |
三、大股东治理 | 第18页 |
四、偿付能力溢额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9-30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一、公司治理理论 | 第19-20页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0-21页 |
第二节 股权集中下的股东治理研究 | 第21-26页 |
一、股权集中的普遍性研究 | 第21-22页 |
二、大股东出现的原因研究 | 第22页 |
三、大股东治理机制 | 第22-23页 |
四、大股东治理机制的双向效应 | 第23-26页 |
第三节 保险公司治理与投保人利益保护的相关研究 | 第26-28页 |
一、保险公司治理研究 | 第26-27页 |
二、保险公司投保人利益保护相关研究 | 第27-28页 |
第四节 文献综述总结 | 第28-30页 |
一、对已有的研究总结 | 第28-29页 |
二、已有研究不足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基于股东治理的投保人利益保护理论分析 | 第30-36页 |
第一节 保险公司对其投保人利益保护的表现 | 第30-32页 |
一、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概述 | 第30-31页 |
二、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与投保人利益保护的关系分析 | 第31-32页 |
第二节 保险公司股权结构与投保人利益保护理论分析 | 第32-36页 |
一、股权集中度与投保人利益保护的关系分析 | 第32-33页 |
二、股权性质与投保人利益保护关系分析 | 第33-36页 |
第四章 保险公司股东治理与投保人利益保护的实证分析 | 第36-57页 |
第一节 研究变量定义及研究模型 | 第36-42页 |
一、保险公司投保人利益保护程度指标 | 第36-37页 |
二、大股东股权特征指标 | 第37-40页 |
三、其他控制变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四、模型设计 | 第42页 |
第二节 研究样本与样本筛选 | 第42-43页 |
第三节 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43-51页 |
一、总体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第43-44页 |
二、分年度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第44-47页 |
三、分一大股东性质的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47-48页 |
四、分组织形式的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48-50页 |
五、分险种的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50-51页 |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51-53页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第53-57页 |
一、基于最小绝对离差法的稳健性检验 | 第53-55页 |
二、基于滞后一期回归的稳健性检验 | 第55-57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第57-63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7-59页 |
一、我国保险公司股权较为集中 | 第57页 |
二、我国保险公司股权集中有利于其投保人利益保护 | 第57-58页 |
三、我国国有控股保险公司对投保人利益保护优于非国有控股公司 | 第58-59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59-62页 |
一、适度提高我国保险公司的股权集中度 | 第59页 |
二、积极应对我国保险公司股东性质多元化趋势 | 第59-60页 |
三、提高保险公司信息披露水平,强化其投保人利益保护 | 第60-61页 |
四、完善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61-62页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