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6页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4页 |
1.1.1 湿地的价值及特性 | 第9-11页 |
1.1.2 微量元素的特性 | 第11-12页 |
1.1.3 湿地中的微量元素 | 第12-13页 |
1.1.4 选题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4-23页 |
1.2.1 湿地水化学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2.2 湿地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2.3 水化学因子对微量元素配分的影响 | 第19-22页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研究展望 | 第22-23页 |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3-26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23-2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6-33页 |
2.1 草海湿地的自然地理特征 | 第26-27页 |
2.2 草海湿地的地质条件背景 | 第27-30页 |
2.3 草海湿地的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30-33页 |
2.3.1 样品采集 | 第30页 |
2.3.2 样品分析测试 | 第30-33页 |
第三章 草海湿地水化学组成及影响因素 | 第33-60页 |
3.1 河水中的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 第33-41页 |
3.1.1 河水离子组成及水化学特征 | 第33-36页 |
3.1.2 大气降水及人为活动的影响 | 第36页 |
3.1.3 流域岩石风化的影响估算 | 第36-41页 |
3.2 草海湿地水体化学组成及水化学变化的地球化学过程 | 第41-58页 |
3.2.1 草海湿地水化学组成特征 | 第41-46页 |
3.2.2 草海湿地水体中主要离子的来源 | 第46-53页 |
3.2.3 草海湿地水体水化学变化的地球化学过程 | 第53-5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草海湿地水体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60-74页 |
4.1 草海湿地水体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及与其他湿地的比较 | 第60-62页 |
4.2 草海湿地水体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62-67页 |
4.3 草海湿地水体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综合评估 | 第67-7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草海湿地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第74-99页 |
5.1 草海湿地沉积物理化特征分析 | 第74-75页 |
5.2 不同水期草海湿地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变化特征 | 第75-79页 |
5.3 不同水期微量元素差异的驱动因素分析 | 第79-88页 |
5.3.1 温度 | 第80-81页 |
5.3.2 流速(水动力学条件) | 第81-82页 |
5.3.3 有机质 | 第82-83页 |
5.3.4 氧化还原条件 | 第83-84页 |
5.3.5 沉积物粒径 | 第84-85页 |
5.3.6 离子强度 | 第85-88页 |
5.4 草海湿地微量元素来源分析 | 第88-93页 |
5.4.1 数据统计与适用性检验 | 第88-90页 |
5.4.2 微量元素源分析结果探讨 | 第90-93页 |
5.5 草海湿地微量元素赋存形态与迁移机制 | 第93-97页 |
5.5.1 湿地沉积物中微量元素不同形态的含量 | 第94-96页 |
5.5.2 湿地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生物可利用性 | 第96-9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第六章 水体中微量元素形态的地球化学模拟 | 第99-108页 |
6.1 水体温度对微量元素存在形态的影响 | 第99-101页 |
6.2 水体酸碱度对微量元素存在形态的影响 | 第101-104页 |
6.3 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对微量元素存在形态的影响 | 第104-10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七章 湿地水体中共存污染物对微量元素配分的影响 | 第108-117页 |
7.1 湿地水体中总氮总磷对微量元素配分的影响 | 第108-110页 |
7.2 总氮总磷影响微量元素配分的机制 | 第110-112页 |
7.3 抗生素对微量元素配分的影响 | 第112-116页 |
7.3.1 湿地抗生素浓度水平 | 第112-114页 |
7.3.2 抗生素对微量元素配分的影响 | 第114-116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7-121页 |
8.1 结论 | 第117-119页 |
8.2 展望 | 第119-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7页 |
附录 | 第137-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