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基于最小阻力模型的湖南省安化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研究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4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18页
        1.2.1 生态保护红线研究第14-17页
        1.2.2 最小阻力模型研究第17页
        1.2.3 研究进展分析第17-18页
    1.3 研究意义第18页
    1.4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5 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第21-24页
    2.1 安化县概况第21-22页
        2.1.1 自然环境情况第21页
        2.1.2 社会经济概况第21-22页
        2.1.3 生态环境现状与问题第22页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22-23页
        2.2.1 数据来源第22页
        2.2.2 数据处理第22-23页
    2.3 研究方法第23-24页
第三章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体系构建第24-40页
    3.1 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第24-32页
        3.1.1 水源涵养重要性第24-26页
        3.1.2 水土保持重要性第26-29页
        3.1.3 碳固定重要性第29-31页
        3.1.4 生物多样性维护重要性第31-32页
        3.1.5 生态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第32页
    3.2 生态敏感性评价第32-39页
        3.2.1 水土流失敏感性第32-34页
        3.2.2 土地沙化敏感性第34-36页
        3.2.3 土地石漠化敏感性第36-37页
        3.2.4 地质灾害敏感性第37-39页
        3.2.5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第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最小阻力模型构建第40-43页
    4.1 最小阻力模型原理介绍第40页
    4.2 最小阻力模型构建思路第40-43页
        4.2.1 生态源地识别第40-41页
        4.2.2 生态阻力值设定第41-42页
        4.2.3 最小累积阻力面生成第42页
        4.2.4 廊道确定第42页
        4.2.5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第42-43页
第五章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第43-61页
    5.1 禁止开发区识别第43-44页
    5.2 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第44-50页
        5.2.1 水源涵养重要性分析第44-45页
        5.2.2 水土保持重要性分析第45-46页
        5.2.3 碳固定重要性分析第46-47页
        5.2.4 生物多样性维护重要性分析第47-48页
        5.2.5 生态功能重要性分析第48-50页
    5.3 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分析第50-55页
        5.3.1 水土流失敏感性分析第50-51页
        5.3.2 土地沙化敏感性分析第51-52页
        5.3.3 土地石漠化敏感性分析第52-53页
        5.3.4 地质灾害敏感性分析第53页
        5.3.5 生态敏感性结果分析第53-55页
    5.4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第55-57页
    5.5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对比分析第57-61页
        5.5.1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第57-59页
        5.5.2 划定结果对比与分析第59-61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61-63页
    6.1 结论第61-62页
    6.2 讨论第62-63页
        6.2.1 创新性第62页
        6.2.2 问题与不足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致谢第69-71页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新型透射率估计的水下图像复原
下一篇:多维邻近性视角下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网络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