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 污泥微波预处理技术 | 第10-15页 |
1.2.1 微波概述 | 第10-11页 |
1.2.2 污泥微波预处理技术的理论基础 | 第11-14页 |
1.2.3 污泥微波反应器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污泥微波反应器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15-18页 |
1.4 课题的提出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4.1 课题的提出 | 第18-19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1.6 研究意义 | 第22-24页 |
2 污泥微波预处理反应器的设计及分析 | 第24-30页 |
2.1 反应器腔体结构的选择 | 第24-25页 |
2.2 微波发生装置的位置与数量 | 第25-27页 |
2.3 反应器的尺寸设计 | 第27-28页 |
2.4 小结 | 第28-30页 |
3 污泥微波反应器电磁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0-52页 |
3.1 电磁仿真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30-33页 |
3.1.1 Ansoft HFSS电磁场分析原理与方法 | 第30-31页 |
3.1.2 污泥微波辐射理论分析 | 第31-33页 |
3.2 微波污泥反应器电磁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3-34页 |
3.3 微波场仿真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34-51页 |
3.3.1 不同半径圆柱腔反应器的体功率损耗密度场 | 第34-43页 |
3.3.2 圆柱腔反应器的体功率损耗密度场及损耗值分析 | 第43页 |
3.3.3 不同内径同轴腔反应器的体功率损耗密度场 | 第43-50页 |
3.3.4 同轴腔反应器的体功率损耗密度场及损耗值分析 | 第50-51页 |
3.4 小结 | 第51-52页 |
4 流体—热耦合仿真模型建立与计算 | 第52-76页 |
4.1 流体动力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52-54页 |
4.1.1 计算流体动力学概述 | 第52-53页 |
4.1.2 FLUENT简介 | 第53-54页 |
4.2 流体—热耦合仿真模型建立 | 第54-56页 |
4.3 污泥流场分析 | 第56-57页 |
4.4 流体—热耦合仿真模型结果及分析 | 第57-74页 |
4.4.1 不同半径圆柱腔反应器的污泥微波接收场 | 第58-66页 |
4.4.2 不同内径同轴腔反应器的污泥微波接收场 | 第66-71页 |
4.4.3 圆柱腔和同轴腔反应器污泥微波接收场及盲区占比分析 | 第71-74页 |
4.5 小结 | 第74-76页 |
5 反应器的对比与优选 | 第76-80页 |
5.1 微波辐射强度 | 第76页 |
5.2 微波辐射均匀性 | 第76-78页 |
5.3 微波辐射盲区占比 | 第78-79页 |
5.4 小结 | 第79-8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结论 | 第80-81页 |
6.2 展望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