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骨伤科论文--现代医学骨伤科疾病论文

自拟方配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湿阻络型)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英文缩略语第9-10页
前言第10-11页
文献综述第11-20页
    一、椎动脉型颈椎病研究进展第11-14页
        1.祖国医学对CSA的认识第11页
        2.现代医学对CSA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1-14页
            2.1 定义第11-12页
            2.2 流行病学资料第12页
            2.3 CSA的病因及病理第12-14页
                2.3.1 机械压迫性因素学说第12-13页
                2.3.2 交感神经刺激学说第13页
                2.3.3 神经体液因子调节学说第13-14页
    二、CSA的诊断第14-16页
        1.诊断标准第14-16页
            1.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第14页
            1.2 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血管成像第14-15页
            1.3 颈部彩超第15页
            1.4 经颅多普勒超声第15-16页
    三、临床治疗研究概况第16-20页
        1.中医中药治疗第16-17页
        2.针灸推拿治疗第17-20页
实验研究第20-25页
    一、临床资料第20-23页
        1.一般资料第20页
        2.诊断标准第20-21页
            2.1 西医诊断标准第20页
            2.2 中医症候分类标准第20页
            2.3 病情分级标准第20-21页
            2.4 纳入标准第21页
            2.5 排除标准第21页
            2.6 脱落标准第21页
        3.观测指标第21-23页
            3.1 疗效评定标准第21-22页
            3.2 症状功能评分第22-23页
            3.3 安全性指标第23页
            3.4 疗效性观测第23页
    二、研究方法第23-25页
        1.自身配对设计对照第23页
        2.治疗方案第23-25页
            2.1 治疗方法第23-24页
            2.2 统计学处理第24-25页
研究结果第25-28页
    一、基本情况分析第25-26页
        1.年龄分布第25页
        2.性别分布第25页
        3.病程分布第25-26页
    二、临床疗效分析第26-28页
        1.年龄段与自拟方配合针刺的疗效第26页
        2.性别与自拟方配合针刺的疗效第26-27页
        3.治疗前、3个疗程后功能评定量表积分比较第27页
        4.治疗前、3个疗程后三大主要症状功能积分比较第27-28页
讨论第28-33页
    一、CSA的发病机理第28页
    二、立题依据第28页
    三、自拟方配合针刺的临床可行性第28-29页
    四、自拟方配合针刺的疗效评定第29页
    五、方的药物组成及方义分析第29-31页
    六、本研究的前景展望第31-32页
    七、结论第32-33页
结语第33-34页
致谢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8页
附表第38-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拟通督壮腰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型)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逐瘀止痛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