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论文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1.3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国外关于外出农民工就业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2.2 国内关于外出农民工就业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6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第18-19页 |
1.4.1 创新点 | 第18页 |
1.4.2 难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实证方法 | 第19-23页 |
2.1 外出农民工研究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2.1.1 宏观层面的外出农民工研究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2.1.2 微观层面的外出农民工研究理论基础 | 第20页 |
2.2 实证方法 | 第20-23页 |
2.2.1 二值选择模型 | 第20-21页 |
2.2.2 多值选择模型 | 第21页 |
2.2.3 倾向得分匹配(PSM)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外出农民工就业身份与从事行业现状分析 | 第23-29页 |
3.1 数据来源 | 第23-24页 |
3.1.1 数据介绍 | 第23页 |
3.1.2 农民工相关定义与指标介绍 | 第23-24页 |
3.2 农民工就业身份现状 | 第24-25页 |
3.3 农民工从事行业现状 | 第25-27页 |
3.4 人民日报对农民工问题报导热度情况 | 第27-2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外出农民工就业身份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29-39页 |
4.1 外出农民工就业身份Logit模型的建立 | 第29-32页 |
4.1.1 研究方法 | 第29页 |
4.1.2 变量的选择与解释 | 第29-32页 |
4.2 外出农民工就业身份Logit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8页 |
4.2.1 外出农民工就业身份模型的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4.2.2 不同流动范围的农民工就业身份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36页 |
4.2.3 不同流入地区的农民工就业身份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3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外出农民工从事行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39-43页 |
5.1 外出农民工从事行业多项Logit模型的建立 | 第39-40页 |
5.1.1 研究方法 | 第39页 |
5.1.2 变量的选择与解释 | 第39-40页 |
5.2 外出农民工从事行业多项Logit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0-4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六章 典型省市的外出农民工就业身份和从事行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55页 |
6.1 外出农民工就业身份和从事行业的倾向得分匹配模型 | 第43-44页 |
6.2 不同流出地农民工就业身份和从事行业倾向得分匹配分析 | 第44-49页 |
6.2.1 不同流出地农民工的倾向得分匹配 | 第44-47页 |
6.2.2 不同流出地农民工就业身份的平均处理效应 | 第47-48页 |
6.2.3 不同流出地农民工从事行业的平均处理效应 | 第48-49页 |
6.3 不同流入地农民工就业身份和从事行业的倾向得分匹配分析 | 第49-53页 |
6.3.1 不同流入地农民工的倾向得分匹配 | 第49-50页 |
6.3.2 不同流动范围农民工就业身份的平均处理效应 | 第50页 |
6.3.3 不同流入地农民工就业身份的平均处理效应 | 第50-51页 |
6.3.4 不同流动范围农民工从事行业的平均处理效应 | 第51-52页 |
6.3.5 不同流入地农民工从事行业的平均处理效应 | 第52-5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5-58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55-56页 |
7.2 对策建议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