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档案学、档案事业论文--保管和利用论文--流通、利用论文

“互联网+”背景下档案公共服务优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选题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7页
        1.2.1 国外研究概况第13-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3 研究综述第17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7-19页
        1.3.1 研究思路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页
        1.3.3 创新点第18-19页
第2章 “互联网+”与档案公共服务的关联性第19-27页
    2.1 档案公共服务与“互联网+”的契合性第19-21页
        2.1.1 认识档案公共服务第19页
        2.1.2 认识“互联网+”第19-20页
        2.1.3 “互联网+”背景下优化档案公共服务的现实性第20-21页
    2.2 “互联网+”对档案公共服务形成的冲击第21-24页
        2.2.1 用户群体构成更加复杂第21-22页
        2.2.2 信息安全保障更加困难第22-23页
        2.2.3 内容创新方式发生改变第23-24页
    2.3 “互联网+”对档案公共服务带来的契机第24-27页
        2.3.1 削减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能第24-25页
        2.3.2 提升档案价值,拓宽服务领域第25页
        2.3.3 加强服务效果,强化服务功能第25-27页
第3章 “互联网+”背景下档案公共服务的现状及成因分析第27-40页
    3.1 “互联网+”背景下档案公共服务的成效第27-29页
        3.1.1 档案公共服务的管理规范更加健全第27页
        3.1.2 档案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建设更加深入第27-28页
        3.1.3 档案公共服务的信息研发利用稳步提高第28页
        3.1.4 档案公共服务的科技发展水平大幅提升第28-29页
    3.2 “互联网+”背景下档案公共服务的问题第29-34页
        3.2.1 远程利用服务实用性不足第29-31页
        3.2.2 档案智能化服务功能欠缺第31-32页
        3.2.3 网络开放共享服务不畅通第32-33页
        3.2.4 档案交互服务设计较滞后第33-34页
    3.3 “互联网+”背景下档案公共服务问题的成因第34-40页
        3.3.1 互联网思维较缺乏第34-35页
        3.3.2 数据化建设不充分第35-37页
        3.3.3 网络工具应用单一第37-38页
        3.3.4 信息孤岛难消除第38-40页
第4章 “互联网+”背景下美英加澳档案公共服务的借鉴第40-49页
    4.1 美国: 用优化信息技术提升服务质量第40-42页
        4.1.1 优化档案信息检索技术第40页
        4.1.2 优化档案社交媒体应用第40-42页
        4.1.3 优化数字化档案馆建设第42页
    4.2 英国: 用提升服务体验树立用户口碑第42-44页
        4.2.1 加强综合服务能力第42-43页
        4.2.2 促进社会各界参与第43页
        4.2.3 注重人性化服务第43-44页
    4.3 加拿大: 用加强风险防控保证数字档案安全第44-45页
        4.3.1 明确数字档案风险防控目标第44页
        4.3.2 健全数字档案风险管理职责第44-45页
        4.3.3 扩展数字档案风险防护范围第45页
    4.4 澳大利亚: 用完善标准管理保障档案资源持续性第45-47页
        4.4.1 完善元数据管理标准第45-46页
        4.4.2 完善数字档案检测评估第46-47页
        4.4.3 完善档案系统建设标准第47页
    4.5 “互联网+”背景下美英加澳档案公共服务对我国的启示第47-49页
        4.5.1 基于原有技术基础的优化创新第47页
        4.5.2 实体服务和网络服务齐头并进第47-48页
        4.5.3 注重档案数据风险管理能力第48页
        4.5.4 标准管理需要更加全面第48-49页
第5章 “互联网+”背景下档案公共服务优化策略第49-57页
    5.1 加快建设互融互通的服务平台第49-50页
        5.1.1 实体平台与网络平台的无缝对接第49页
        5.1.2 档案系统与政务系统的相互推进第49-50页
        5.1.3 服务平台与媒体平台的相辅相成第50页
    5.2 优化档案数据资源挖掘与利用第50-52页
        5.2.1 加强档案用户数据分析与应用第50-51页
        5.2.2 推进档案数据资源相关性分析第51页
        5.2.3 完善档案数据成果人性化展示第51-52页
    5.3 提升档案机构的共建共享能力第52-53页
        5.3.1 构建档案公共服务区域协同网络第52页
        5.3.2 推进档案服务建设城际对点帮扶第52-53页
        5.3.3 拓宽档案公共服务社会参与渠道第53页
    5.4 提高档案公共服务风险防控力第53-55页
        5.4.1 加强档案数据安全流动管理体系第53-54页
        5.4.2 加强档案数据权益认证保护体系第54页
        5.4.3 加强档案数据安全技术支撑体系第54-55页
    5.5 推进档案信息化相关标准建设第55-57页
        5.5.1 完善档案线上服务标准第55页
        5.5.2 完善档案系统建设标准第55-56页
        5.5.3 完善档案人才评估标准第56-57页
研究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优化研究--以江苏省泰州市博物馆为例
下一篇:大数据时代政府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以XT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