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热力工程理论论文--传热学论文

基于撞击传质原理的气-气混合数值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2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燃烧室控制NO_x的措施第9-13页
        1.2.1 控制NO_x的常用方法第9-11页
        1.2.2 DLN燃烧技术简介第11-13页
    1.3 燃料/空气的预混均匀性第13-16页
        1.3.1 均匀预混标准第13-14页
        1.3.2 主流预混结构第14-16页
    1.4 撞击流第16-23页
        1.4.1 撞击流原理第16-17页
        1.4.2 撞击流研究进展第17-23页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第23-24页
第2章 数学模型与计算方法第24-35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守恒方程组第24-25页
    2.3 湍流模型与组分扩散模型第25-28页
        2.3.1 湍流模型第25-27页
        2.3.2 组分扩散模型第27-28页
    2.4 计算方法第28-35页
        2.4.1 几何结构及网格第28-30页
        2.4.2 边界条件第30页
        2.4.3 数值计算方法第30-31页
        2.4.4 湍流模型的选择第31-32页
        2.4.5 数据处理方法第32-33页
        2.4.6 算例汇总第33-35页
第3章 撞击传质混合的可行性研究第35-51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撞击混合特性分析第35-41页
        3.2.1 流场与湍动能分布第35-37页
        3.2.2 气体组分浓度场第37-38页
        3.2.3 混合不均匀度沿程变化第38-39页
        3.2.4 压力分布与总压损失系数第39-40页
        3.2.5 温度分布第40-41页
    3.3 影响因素的作用第41-50页
        3.3.1 撞击速度第41-45页
        3.3.2 射流直径第45-47页
        3.3.3 撞击前湍流度第47-50页
    3.4 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受限空间的撞击混合特性第51-71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受限空间的特殊性分析第51-53页
    4.3 受限空间的结构设计第53-57页
        4.3.1 设计原则第54页
        4.3.2 方案选择第54-57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57-70页
        4.4.1 轴向撞击第58-59页
        4.4.2 切向撞击第59-62页
        4.4.3 径向撞击第62-69页
        4.4.4 对比分析第69-70页
    4.5 小结第70-71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5.1 结论第71-72页
    5.2 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致谢第78-80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神经网络在燃气轮机建模仿真和性能监测中的应用
下一篇:玻璃熔窑烟气余热利用项目综合效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