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31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自由基型的烯烃双官能团化反应研究进展 | 第9-27页 |
1.2.1 烷基自由基 | 第9-16页 |
1.2.2 芳基自由基 | 第16-17页 |
1.2.3 酰基自由基 | 第17-18页 |
1.2.4 三氟甲基自由基 | 第18-21页 |
1.2.5 硫自由基 | 第21-23页 |
1.2.6 氮自由基 | 第23-26页 |
1.2.7 其他自由基 | 第26-27页 |
1.3 过渡金属催化醛的氧化脱羰偶联反应 | 第27-28页 |
1.4 无金属参与的醛类脱羰反应研究进展 | 第28-30页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第2章 铁催化烯烃与脂肪醛和TMSN_3的烷基-叠氮化串联反应研究 | 第31-49页 |
2.1 课题的提出 | 第31页 |
2.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31-35页 |
2.2.1 催化剂种类的优化 | 第31-32页 |
2.2.2 氧化剂的优化 | 第32-33页 |
2.2.3 反应温度的优化 | 第33页 |
2.2.4 催化剂量的优化 | 第33-34页 |
2.2.5 溶剂的优化 | 第34-35页 |
2.3 反应普适性的研究 | 第35-37页 |
2.3.1 苯乙烯衍生物与异丁醛和TMSN_3三组分串联反应的普适性研究 | 第35-36页 |
2.3.2 苯乙烯与脂肪醛和TMSN_3三组分串联反应的普适性研究 | 第36-37页 |
2.4 反应机理的探讨 | 第37-38页 |
2.5 烷基叠氮化合物的合成应用 | 第38-39页 |
2.6 实验部分 | 第39-48页 |
2.6.1 主要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39页 |
2.6.2 实验操作 | 第39-40页 |
2.6.3 目标产物3a-3w,4,5的结构表征 | 第40-48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3章 铁催化的烯烃与烷烃和TMSN_3的烷基-叠氮化串联反应 | 第49-75页 |
3.1 课题的提出 | 第49-50页 |
3.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50-54页 |
3.2.1 催化剂种类的优化 | 第51-52页 |
3.2.2 环己烷量的优化 | 第52页 |
3.2.3 氧化剂的优化 | 第52-53页 |
3.2.4 催化剂量的优化 | 第53-54页 |
3.3 反应普适性的研究 | 第54-57页 |
3.3.1 苯乙烯衍生物与环己烷和TMSN_3三组分串联反应的普适性研究 | 第54-55页 |
3.3.2 烷烃与苯乙烯和TMSN_3三组分串联反应的普适性研究 | 第55页 |
3.3.3 苯乙烯衍生物与多氯甲烷和TMSN_3三组分串联反应的普适性研究 | 第55-57页 |
3.4 反应机理的探讨 | 第57-59页 |
3.5 实验部分 | 第59-74页 |
3.5.1 主要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59页 |
3.5.2 实验操作 | 第59-60页 |
3.5.3 目标产物4a-4r, 5a-5n,6',6a-6d,7,9a-9c,11a-11c,14-15的结构表征 | 第60-7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附录A 主要产物核磁谱图 | 第84-155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