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入高碳铬铁对激光熔覆镍基合金涂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激光熔覆镍基合金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镍基合金的发展 | 第14-15页 |
1.2.2 激光熔覆镍基合金涂层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激光熔覆镍基涂层的制备 | 第16-20页 |
1.3.1 激光熔覆技术的应用背景 | 第16-17页 |
1.3.2 激光熔覆的机理 | 第17-18页 |
1.3.3 激光熔覆的特点 | 第18页 |
1.3.4 激光熔覆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5 激光熔覆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21-26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1-22页 |
2.1.1 基体材料 | 第21页 |
2.1.2 熔覆粉末 | 第21-22页 |
2.2 实验设备及方法 | 第22-24页 |
2.2.1 实验设备 | 第22-23页 |
2.2.2 实验步骤及方法 | 第23-24页 |
2.3 熔覆层组织及性能测试 | 第24-26页 |
2.3.1 相、成分及组织形貌分析 | 第24-25页 |
2.3.2 性能测试 | 第25-26页 |
第3章 最佳工艺参数的选取 | 第26-39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工艺参数的设计及优化 | 第26-30页 |
3.3 工艺参数对熔覆层组织的影响 | 第30-35页 |
3.3.1 功率对熔覆层稀释率的影响 | 第30-32页 |
3.3.2 功率对熔覆层底部组织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3 功率对熔覆层中上部组织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4 功率对单道熔覆层硬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3.4 搭接率对熔覆层质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高碳铬铁对熔覆层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39-55页 |
4.1 引言 | 第39-40页 |
4.2 熔覆层的成分设计及制备 | 第40-44页 |
4.2.1 熔覆层宏观形貌及裂纹分析 | 第41-44页 |
4.3 高碳铬铁对熔覆层组织、物相的影响 | 第44-52页 |
4.3.1 熔覆层横截面组织形貌分析 | 第44-46页 |
4.3.2 高碳铬铁对熔覆层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46-49页 |
4.3.3 熔覆层物相组成及TEM分析 | 第49-52页 |
4.4 高碳铬铁对熔覆层显微硬度的影响 | 第52-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高碳铬铁对熔覆层耐磨性能的影响 | 第55-67页 |
5.1 引言 | 第55-56页 |
5.2 高碳铬铁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 第56-58页 |
5.3 高碳铬铁对磨痕宏观形貌的影响 | 第58-63页 |
5.3.1 磨痕粗糙度分析 | 第59-62页 |
5.3.2 磨痕宽度及深度分析 | 第62-63页 |
5.4 高碳铬铁对磨痕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63-65页 |
5.5 高碳铬铁对磨损失重的影响 | 第6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6章 高碳铬铁对熔覆层耐蚀性能的影响 | 第67-78页 |
6.1 引言 | 第67页 |
6.2 高碳铬铁对熔覆层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67-71页 |
6.2.1 极化曲线结果分析 | 第67-69页 |
6.2.2 动电位扫描后腐蚀形貌观察 | 第69-71页 |
6.3 高碳铬铁对熔覆层盐雾腐蚀性能的影响 | 第71-77页 |
6.3.1 盐雾腐蚀宏观形貌分析 | 第71-73页 |
6.3.2 盐雾腐蚀微观形貌及物相分析 | 第73-76页 |
6.3.3 盐雾腐蚀失重分析 | 第76-77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86-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