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1.2 配电自动化系统简介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1-14页 |
第2章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14-20页 |
2.1 总体设计概述 | 第14-18页 |
2.1.1 农配电网的特点 | 第14页 |
2.1.2 系统总的设计目标和设计原则 | 第14-17页 |
2.1.3 系统总体体系结构 | 第17-18页 |
2.2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第3章 地理信息系统 | 第20-28页 |
3.1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 第20页 |
3.2 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 第20-24页 |
3.2.1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 第20-21页 |
3.2.2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 第21-24页 |
3.2.3 地理空间资源数据 | 第24页 |
3.2.4 系统的研发和使用者 | 第24页 |
3.3 地理信息系统的特性 | 第24-25页 |
3.3.1 地理空间特征 | 第25页 |
3.3.2 数字化信息特征 | 第25页 |
3.3.3 变化多维特征 | 第25页 |
3.4 GIS的应用 | 第25-2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4章 系统接口与设计 | 第28-32页 |
4.1 系统的基本接口方案和规范标准 | 第28-29页 |
4.1.1 标准规范 | 第28页 |
4.1.2 实时系统与系统总体接口方案 | 第28-29页 |
4.2 实现SCADA与系统接口 | 第29-31页 |
4.2.1 接口的特点 | 第29页 |
4.2.2 接口的实现 | 第29-30页 |
4.2.3 配电自动化的查询信息 | 第30-3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5章 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实现 | 第32-50页 |
5.1 系统功能的简介 | 第32-40页 |
5.1.1 基本的图形操作 | 第32-34页 |
5.1.2 电网的编辑与建模 | 第34-36页 |
5.1.3 运行操作及设备台帐 | 第36-37页 |
5.1.4 设备动态调度操作 | 第37页 |
5.1.5 电气专题图的生成功能 | 第37-38页 |
5.1.6 外部接口功能 | 第38-39页 |
5.1.7 输入与输出功能 | 第39-40页 |
5.2 系统的功能模块 | 第40-43页 |
5.2.1 一级管理模块 | 第40页 |
5.2.2 模块的阐述 | 第40-43页 |
5.3 关键技术的实现 | 第43-49页 |
5.3.1 农配电网设备对象及线路的构造 | 第43-46页 |
5.3.2 线形与符号的构造 | 第46页 |
5.3.3 图形与数据实现互动 | 第46-4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6章 数据结构总体设计 | 第50-56页 |
6.1 农配电地理信息数据类型 | 第50-53页 |
6.1.1 地理数据与电网数据 | 第50-52页 |
6.1.2 图形和属性数据 | 第52页 |
6.1.3 动、静态数据 | 第52-53页 |
6.2 农配电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 第53-55页 |
6.2.1 数据分层标准 | 第53-54页 |
6.2.2 地理资源数据库搭建 | 第54页 |
6.2.3 农配电专业空间资源数据库 | 第54-55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7章 系统的安全设计 | 第56-60页 |
7.1 概述 | 第56-58页 |
7.1.1 数据的系统集成性和有效性处理 | 第56-57页 |
7.1.2 可靠分析方法 | 第57-58页 |
7.2 系统安全性的实现 | 第58-59页 |
7.2.1 数据库安全性 | 第58-59页 |
7.2.2 客户端应用程序安全性 | 第59页 |
7.2.3 线路、设备数据的合法性规则 | 第59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个人简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