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MM模型的扶沟县城南新区初雨净化设施布局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1.1.1 城市化对径流及水质的影响 | 第9-10页 |
1.1.2 LID理念的提出 | 第10-11页 |
1.1.3 海绵城市建设 | 第11页 |
1.1.4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LID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LID技术体系及方案设计 | 第12-15页 |
1.2.2 国外优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国内优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1-33页 |
2.1 城市概况 | 第21-22页 |
2.2 自然环境 | 第22-24页 |
2.2.1 地形地貌 | 第22页 |
2.2.2 气候特征 | 第22-23页 |
2.2.3 河流水系 | 第23页 |
2.2.4 绿地林地 | 第23-24页 |
2.2.5 水文地质 | 第24页 |
2.3 排水系统 | 第24-28页 |
2.3.1 排水管网系统 | 第24-26页 |
2.3.2 雨水排水分区 | 第26-28页 |
2.4 城南新区概况 | 第28-31页 |
2.4.1 新区规划情况 | 第29页 |
2.4.2 水文基本资料 | 第29-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基于SWMM的雨水涵养池布局研究 | 第33-49页 |
3.1 雨水涵养池介绍 | 第33-34页 |
3.2 SWMM模型介绍 | 第34-36页 |
3.2.1 SWMM模型的开发 | 第34-35页 |
3.2.2 SWMM模型的组成要素 | 第35页 |
3.2.3 SWMM模型主要功能及典型应用 | 第35-36页 |
3.3 SWMM模型原理 | 第36-39页 |
3.3.1 地表产汇流计算 | 第36-37页 |
3.3.2 管渠流量演算 | 第37-38页 |
3.3.3 污染物累积模拟 | 第38-39页 |
3.3.4 污染物冲刷模拟 | 第39页 |
3.4 城南新区雨水涵养池水质模型建立 | 第39-47页 |
3.4.1 研究区域雨水系统概化 | 第39-42页 |
3.4.2 雨水涵养池布设方案 | 第42-45页 |
3.4.3 模型参数确定 | 第45-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雨水涵养池各方案模拟结果对比评价 | 第49-83页 |
4.1 各方案模拟结果 | 第49-76页 |
4.2 雨水管网水力评价 | 第76-78页 |
4.2.1 雨水管网水力情况 | 第76-78页 |
4.2.2 水力评价结论 | 第78页 |
4.3 雨水径流水质评价 | 第78-80页 |
4.3.1 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 | 第78-80页 |
4.3.2 雨水水质评价结论 | 第80页 |
4.4 污染物排放总量评价 | 第80-82页 |
4.4.1 雨水排放口污染物排放总量情况 | 第80-81页 |
4.4.2 污染物排放总量评价 | 第81-82页 |
4.5 布设方案确定 | 第8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5章 结论和建议 | 第83-85页 |
5.1 结论 | 第83页 |
5.2 不足和建议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作者简介 | 第9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