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接收系统定时定位方法的研究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符号对照表 | 第12-13页 |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3-1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3页 |
| 1.1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17-20页 |
| 1.1.1 全球四大通信导航系统简介 | 第17-18页 |
| 1.1.2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 第18-20页 |
| 1.1.3 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意义 | 第20页 |
|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0-21页 |
| 1.2.1 北斗卫星接收机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 第20-21页 |
| 1.2.2 卫星导航码元跟踪算法研究现状 | 第21页 |
| 1.3 各章节简介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介绍 | 第23-31页 |
| 2.1 信道复用技术 | 第23页 |
| 2.2 扩频通信技术 | 第23-27页 |
| 2.2.1 扩频通信简介 | 第23-24页 |
| 2.2.2 扩频通信工作原理 | 第24-25页 |
| 2.2.3 扩频通信分类 | 第25页 |
| 2.2.4 扩频通信技术的优点 | 第25-27页 |
| 2.3 CDMA--扩频多址数字式通信技术 | 第27-29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北斗卫星导航通信系统 | 第31-41页 |
| 3.1 系统组成 | 第31-32页 |
| 3.2 系统原理 | 第32-33页 |
| 3.3 信号结构 | 第33-38页 |
| 3.3.1 载波 | 第34页 |
| 3.3.2 测距C码 | 第34-37页 |
| 3.3.3 数据码 | 第37-38页 |
| 3.4 北斗卫星接收机原理 | 第38-40页 |
| 3.4.1 系统组成 | 第38-39页 |
| 3.4.2 主要功能 | 第39-40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北斗系统码元同步算法研究 | 第41-67页 |
| 4.1 北斗信号的捕获 | 第42页 |
| 4.2 北斗信号的码元跟踪 | 第42-47页 |
| 4.2.1 码元同步的方法 | 第43-45页 |
| 4.2.2 基于插值的码元跟踪方法 | 第45-47页 |
| 4.3 插值算法 | 第47-58页 |
| 4.3.1 内插原理 | 第47-50页 |
| 4.3.2 插值控制 | 第50-52页 |
| 4.3.3 定时误差估计算法的改进与仿真 | 第52-56页 |
| 4.3.4 内插控制的过程 | 第56-58页 |
| 4.4 插值滤波器的设计和FPGA实现 | 第58-64页 |
| 4.4.1 插值滤波器的性能 | 第58-60页 |
| 4.4.2 插值滤波器的实现 | 第60-64页 |
| 4.5 仿真实验结果 | 第64-66页 |
| 4.5.1 伪码发生器的设计 | 第64页 |
| 4.5.2 码元跟踪的性能分析 | 第64-66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五章 系统整体电路设计 | 第67-81页 |
| 5.1 整体设计思路 | 第67-68页 |
| 5.2 定位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68-74页 |
| 5.2.1 电源模块 | 第68-69页 |
| 5.2.2 主控模块 | 第69-72页 |
| 5.2.3 北斗/GPS模块 | 第72-73页 |
| 5.2.4 显示模块 | 第73-74页 |
| 5.3 传感器数据采集及处理 | 第74-78页 |
| 5.3.1 气压传感器 | 第74-76页 |
| 5.3.2 温度传感器 | 第76-78页 |
| 5.4 系统整体软件设计 | 第78-79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5页 |
| 6.1 总结 | 第81-82页 |
| 6.2 展望 | 第82-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 致谢 | 第87-89页 |
| 作者简介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