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8页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8-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1 禽腺病毒概述 | 第11-13页 |
1.1 禽腺病毒的分类 | 第11页 |
1.2 禽腺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特性 | 第11-12页 |
1.3 禽腺病毒的流行病学 | 第12-13页 |
2 禽腺病毒4型感染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第13-14页 |
3 禽腺病毒4型诊断方法的研究 | 第14-17页 |
3.1 临床诊断 | 第14页 |
3.2 实验室诊断 | 第14-17页 |
4 禽腺病毒4型的防控 | 第17-18页 |
4.1 加强饲养和管理 | 第17页 |
4.2 疫苗预防 | 第17-18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试验一:FAdV-4弱毒株ON1的生物学特性 | 第19-2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1.1 材料 | 第19-20页 |
1.1.1 毒株与细胞 | 第19页 |
1.1.2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1.1.3 试验动物 | 第19页 |
1.1.4 主要仪器 | 第19-20页 |
1.2 方法 | 第20-22页 |
1.2.1 LMH细胞的复苏与培养 | 第20页 |
1.2.2 FAdV-4毒株ON1的组织半数感染量(TCID_(50))的测定 | 第20页 |
1.2.3 FAdV-4在LMH细胞上的最佳感染复数测定 | 第20页 |
1.2.4 FAdV-4在LMH细胞上的增殖动态研究 | 第20-21页 |
1.2.5 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21-22页 |
1.2.6 FAdV-4 ON1毒株对SPF鸡致病性试验 | 第22页 |
2 结果 | 第22-28页 |
2.1 FAdV-4 ON1毒株在LMH细胞上的感染复数确定 | 第22页 |
2.2 FAdV-4 ON1毒株在LMH细胞上的细胞病变形态观察 | 第22-23页 |
2.3 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23-24页 |
2.4 FAdV-4 ON1在LMH细胞上的增殖动态 | 第24-25页 |
2.5 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 | 第25页 |
2.6 排毒检测结果 | 第25-26页 |
2.7 各组织器官病毒分布检测结果 | 第26页 |
2.8 组织病理学变化 | 第26-28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28-29页 |
试验二:FAdV-4弱毒株ON1的免疫原性及免疫效力评价 | 第29-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1.1 材料 | 第29-30页 |
1.1.1 毒株与细胞 | 第29页 |
1.1.2 抗原和血清 | 第29页 |
1.1.3 试验动物 | 第29页 |
1.1.4 主要试剂 | 第29页 |
1.1.5 主要仪器 | 第29-30页 |
1.2 方法 | 第30-31页 |
1.2.1 FAdV-4的增殖与滴度测定 | 第30页 |
1.2.2 实验动物分组 | 第30页 |
1.2.3 抗体检测 | 第30-31页 |
1.2.4 病理组织观察 | 第31页 |
2 结果 | 第31-36页 |
2.1 组织半数感染量(TCID_(50))的测定结果 | 第31页 |
2.2 抗体水平 | 第31-32页 |
2.3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 第32-33页 |
2.4 发病情况统计 | 第33-34页 |
2.5 病理组织学观察 | 第34-36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6-37页 |
全文总结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4页 |
ABSTRACT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