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投影图像的颜色校正技术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9页 |
1.2 颜色校正技术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2-15页 |
第2章 多通道投影图像颜色校正相关技术理论 | 第15-37页 |
2.1 投影机的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2.2 摄像机与投影仪的标定原理 | 第17-24页 |
2.3 像机-投影仪的联合标定 | 第24-25页 |
2.4 多通道投影图像的几何校正 | 第25-28页 |
2.4.1 针对规则投影表面的几何校正 | 第25-27页 |
2.4.2 针对非规则投影表面的几何校正 | 第27-28页 |
2.5 投影仪亮度响应函数 | 第28-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多通道投影图像的颜色一致性校正 | 第37-55页 |
3.1 SIFT特征点匹配 | 第37-39页 |
3.2 多投影仪的亮度区域协调一致性校正 | 第39-44页 |
3.2.1 多通道投影图像亮度校正模型 | 第39-43页 |
3.2.2 伽马函数亮度校正 | 第43-44页 |
3.3 多通道投影图像重叠区域的亮度融合校正 | 第44-48页 |
3.3.1 亮度融合模型 | 第44-45页 |
3.3.2 距离权重亮度融合算法 | 第45-46页 |
3.3.3 正余弦函数权重亮度融合算法 | 第46-47页 |
3.3.4 基于亮度均衡的全局阈值融合算法 | 第47-48页 |
3.4 实验的硬件设备参数 | 第48-50页 |
3.4.1 投影仪参数 | 第48页 |
3.4.2 摄像机参数 | 第48-49页 |
3.4.3 实验环境 | 第49-50页 |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0-5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多投影图像的颜色校正 | 第55-65页 |
4.1 多通道投影图像颜色校正模型 | 第55-58页 |
4.2 多通道投影图像的颜色补偿算法 | 第58-64页 |
4.2.1 投影表面的彩色区域边缘检测 | 第59-61页 |
4.2.2 颜色补偿算法原理 | 第61-63页 |
4.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3-6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