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8-12页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8-10页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1.2.3 小结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 旅游扶贫的理论分析 | 第13-1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2.1.1 贫困 | 第13页 |
2.1.2 旅游扶贫 | 第13-14页 |
2.1.3 精准扶贫 | 第14页 |
2.1.4 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PPT) | 第14-15页 |
2.1.5 可持续旅游与消除贫困(ST-EP) | 第15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2.2.1 乘数理论 | 第15页 |
2.2.2 增长极理论 | 第15页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5-16页 |
2.2.4 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 | 第16页 |
3. 五台县旅游扶贫现状分析 | 第16-22页 |
3.1 五台县概况 | 第16-19页 |
3.1.1 区位及交通状况 | 第16页 |
3.1.2 社会经济条件 | 第16-17页 |
3.1.3 旅游资源 | 第17-19页 |
3.2 五台县贫困情况 | 第19-21页 |
3.2.1 贫困发生率 | 第19-20页 |
3.2.2 贫困户的收入水平 | 第20-21页 |
3.3 五台县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3.3.1 基础设施与服务有待改善 | 第21页 |
3.3.2 旅游发开的深度广度欠缺 | 第21页 |
3.3.3 贫困人口参与率较低 | 第21-22页 |
3.3.4 旅游商品单一 | 第22页 |
4. 五台县旅游扶贫开发实证分析 | 第22-32页 |
4.1 问卷调查的目的及方法 | 第22-23页 |
4.1.1 问卷调查目的 | 第22-23页 |
4.1.2 问卷调查方法 | 第23页 |
4.1.3 问卷调查设计 | 第23页 |
4.2 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 第23-30页 |
4.2.1 五台县人口特征调查结果分析 | 第24-26页 |
4.2.2 村民参与意愿调查分析 | 第26-27页 |
4.2.3 居民对旅游开发影响的评价 | 第27-30页 |
4.3 五台县旅游扶贫开发效应分析 | 第30-32页 |
4.3.1 五台县旅游扶贫开发的实际效应 | 第30-31页 |
4.3.2 旅游扶贫开发的感知效应 | 第31-32页 |
4.4 小结 | 第32页 |
5. 五台县旅游扶贫的对策建议 | 第32-36页 |
5.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 | 第32-33页 |
5.1.1 完善餐饮、住宿、娱乐设施,提高接待标准 | 第32-33页 |
5.1.2 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 | 第33页 |
5.2 发展台怀—金岗库—石咀沿线特色乡村旅游体验带 | 第33-35页 |
5.2.1 发展禅修、避暑度假村落 | 第34页 |
5.2.2 利用环境条件较好空壳村开发为高档度假村 | 第34页 |
5.2.3 开辟别具特色的乡村艺术村落 | 第34-35页 |
5.3 加强人力资源培训,提高人口素质 | 第35页 |
5.4 发掘红色旅游资源,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 第35-36页 |
5.5 繁荣旅游商品,形成旅游产业链 | 第36页 |
6. 结论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Abstract | 第42-43页 |
附录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