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平台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1.4 本文结构 | 第18-19页 |
第2章 系统实现技术介绍 | 第19-34页 |
2.1 Android平台概述 | 第19-27页 |
2.1.1 Android结构体系 | 第21-24页 |
2.1.2 Android开发相关技术 | 第24-27页 |
2.2 WiFi通信技术 | 第27-32页 |
2.2.1 无线传输技术 | 第27-28页 |
2.2.2 WiFi技术特点 | 第28-29页 |
2.2.3 WiFi硬件架构 | 第29-30页 |
2.2.4 WiFi网络服务 | 第30-32页 |
2.3 面向视频流的传输协议 | 第32-33页 |
2.3.1 HTTP协议 | 第32-33页 |
2.3.2 RTP协议 | 第33页 |
2.4 Python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 | 第33-34页 |
2.4.1 相关技术介绍 | 第33页 |
2.4.2 fp-growth算法介绍 | 第33-34页 |
第3章 嵌入式硬件层与视频采集端设计 | 第34-47页 |
3.1 系统整体架构 | 第34页 |
3.2 视频采集端设计 | 第34-41页 |
3.2.1 mini2440开发板 | 第34-35页 |
3.2.2 WiFi模块移植 | 第35-41页 |
3.3 USB摄像头关键模块设计与选型 | 第41-46页 |
3.3.1 OV9650介绍 | 第41-42页 |
3.3.2 USB摄像头测试 | 第42-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基于Android平台的软件层设计 | 第47-61页 |
4.1 系统开发环境 | 第47页 |
4.2 视频流的网络通信与传输 | 第47-49页 |
4.2.1 HTTP实现 | 第47-48页 |
4.2.2 RTP实现 | 第48-49页 |
4.3 采集端软件设计 | 第49-57页 |
4.3.1 Linux的裁剪与移植 | 第49-51页 |
4.3.2 管道通信层 | 第51-54页 |
4.3.3 摄像头拍摄层 | 第54-56页 |
4.3.4 网络传输层 | 第56-57页 |
4.4 图形界面实现 | 第57-59页 |
4.4.1 登录功能 | 第57-58页 |
4.4.2 监控界面 | 第58-59页 |
4.4.3 与同类系统比较 | 第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监控视频数据挖掘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61-70页 |
5.1 数据挖掘模块概述 | 第61页 |
5.2 挖掘模块的设计 | 第61-65页 |
5.2.1 视频人脸图片提取 | 第61-62页 |
5.2.2 人脸图片数据加工及结构化 | 第62页 |
5.2.3 数据仓库的建立 | 第62-63页 |
5.2.4 频繁模式挖掘 | 第63-64页 |
5.2.5 挖掘任务时段选择 | 第64-65页 |
5.3 挖掘模块实现 | 第65-69页 |
5.3.1 视频人脸图片提取实现 | 第65-66页 |
5.3.2 图片数据结构化实现 | 第66-67页 |
5.3.3 fp-growth算法的实现 | 第67-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6章 系统测试 | 第70-80页 |
6.1 测试设计 | 第70-78页 |
6.1.1 Selenium工具 | 第70-71页 |
6.1.2 测试计划 | 第71-72页 |
6.1.3 测试脚本设计 | 第72-76页 |
6.1.4 测试脚本实现 | 第76-78页 |
6.2 测试用例与结果 | 第78-79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