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催化分解N2O催化剂制备及中试条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说明第17-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26页
    1.1 大气中N_2O的来源第18页
    1.2 工业上N_2O的减排方法第18-19页
        1.2.1 高温分解法消除N_2O第18-19页
        1.2.2 催化还原法消除N_2O第19页
        1.2.3 催化分解法消除N_2O第19页
        1.2.4 N_2O的直接利用途径第19页
    1.3 催化分解N_2O催化剂研究第19-23页
        1.3.1 贵金属催化剂第19-21页
        1.3.2 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第21-23页
        1.3.3 分子筛催化剂第23页
    1.4 催化分解N_2O的反应机理第23-24页
    1.5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第24-26页
        1.5.1 选题背景第24页
        1.5.2 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6-34页
    2.1 实验原料及分析仪器第26-27页
        2.1.1 化学试剂及实验配气第26-27页
        2.1.2 分析仪器第27页
    2.2 催化剂制备方法第27-29页
        2.2.1 催化剂活性组分的选择第27-28页
        2.2.2 实验室催化剂的制备第28-29页
        2.2.3 工业成型催化剂的制备第29页
    2.3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29-31页
        2.3.1 催化剂活性评价装置工艺流程第29-31页
        2.3.2 催化剂反应转化率计算第31页
    2.4 催化剂表征分析第31-34页
        2.4.1 物相分析第31页
        2.4.2 比表面积测定第31-32页
        2.4.3 表面形貌分析第32页
        2.4.4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性分析第32-34页
第三章 负载型铜钇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性能第34-48页
    3.1 负载型氧化铜催化剂性能第34-37页
        3.1.1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结果第34-35页
        3.1.2 催化剂的物相分析第35-36页
        3.1.3 催化剂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性分析第36-37页
    3.2 负载型铜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性能第37-39页
        3.2.1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结果第37-38页
        3.2.2 催化剂的物相分析第38-39页
    3.3 负载型铜钇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性能第39-46页
        3.3.1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结果第40-41页
        3.3.2 催化剂的物相分析第41-42页
        3.3.3 催化剂的表面形貌分析第42-43页
        3.3.4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第43页
        3.3.5 催化剂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性分析第43-44页
        3.3.6 催化剂的热稳定性第44-45页
        3.3.7 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第45-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助剂对铜钇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48-62页
    4.1 碱金属对铜钇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48-49页
        4.1.1 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第48-49页
    4.2 碱土金属对铜钇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49-50页
        4.2.1 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第49-50页
    4.3 稀土金属对铜钇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50-58页
        4.3.1 金属铈对铜钇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50-53页
        4.3.2 稀土金属对铜钇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53-58页
    4.4 过渡金属对铜钇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58-59页
        4.4.1 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第58-59页
    4.5 其它金属对铜钇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59-60页
        4.5.1 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第59-60页
    4.6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不同载体负载的铜钇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性能第62-70页
    5.1 不同载体负载的铜钇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性能第62-65页
        5.1.1 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第62-63页
        5.1.2 催化剂的物相分析第63-64页
        5.1.3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第64页
        5.1.4 催化剂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性分析第64-65页
    5.2 混合载体负载的铜钇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性能第65-66页
        5.2.1 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第65-66页
    5.3 载体处理方式对催化剂活性影响第66-67页
        5.3.1 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第66-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70页
第六章 工业成型催化剂中试实验研究第70-94页
    6.1 工业成型催化剂实验室活性评价第70-72页
        6.1.1 工业成型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第70-71页
        6.1.2 工业成型催化剂热稳定性第71-72页
    6.2 工业中试方案的设计第72-75页
        6.2.1 确定中试工艺参数第72-74页
        6.2.2 设计中试工艺流程第74-75页
    6.3 中试实验概况第75-81页
        6.3.1 尾气组成及减排指标第75页
        6.3.2 中试工艺流程第75-78页
        6.3.3 中试装置开车情况第78-79页
        6.3.4 主要设备简介第79-81页
    6.4 中试运行过程操作第81-84页
        6.4.1 气密性检查及N_2置换第81页
        6.4.2 建立气路循环第81-82页
        6.4.3 系统升温第82页
        6.4.4 变量实验第82页
        6.4.5 N_2O浓度分析方法第82-84页
    6.5 中试第一阶段实验结果与分析第84-87页
        6.5.1 入口浓度对N_2O转化率的影响第84-85页
        6.5.2 体积空速对N_2O转化率的影响第85-86页
        6.5.3 入口温度对N_2O转化率的影响第86-87页
        6.5.4 第一阶段实验结果评估第87页
    6.6 第二阶段实验结果及分析第87-92页
        6.6.1 入口浓度对N_2O转化率的影响第88-90页
        6.6.2 体积空速对N_2O转化率的影响第90-91页
        6.6.3 入口温度对N_2O转化率的影响第91-92页
    6.7 本章小结第92-94页
第七章 结论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2页
致谢第102-104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4-106页
作者及导师简介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r2O3-Pt/WO3/ZrO2催化正庚烷临氢异构化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苯酚中主要杂质的吸附过程及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