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与改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50页
    1.1 研究背景第17-18页
    1.2 锂离子电池发展概述第18-27页
        1.2.1 锂原电池第19-20页
        1.2.2 锂离子电池第20-27页
    1.3 锂离子电池隔膜发展概述第27-45页
        1.3.1 锂离子隔膜材料的种类第31-36页
        1.3.2 锂离子隔膜的制备工艺第36-43页
        1.3.3 锂离子隔膜的改性技术第43-45页
    1.4 锂离子电池隔膜存在的问题第45-46页
    1.5 锂离子电池隔膜发展趋势第46-47页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47页
    1.7 本课题研究的研究思路及内容第47-50页
        1.7.1 研究思路和方案第47-48页
        1.7.2 研究内容第48-50页
第二章 高密度聚乙烯/甲基纤维素多孔隔膜的研究第50-74页
    2.1 引言第50页
    2.2 实验第50-52页
        2.2.1 实验材料第50-51页
        2.2.2 HDPE/MC共混多孔膜的制备第51-52页
    2.3 HDPE/MC多孔膜的表征第52-54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54-73页
        2.4.1 不同MC含量对HDPE/MC/DOP体系下的热力学相图的影响第54-55页
        2.4.2 HDPE/MC多孔膜的形貌第55-61页
        2.4.3 MC的含量对HDPE多孔膜物理性能的影响第61-63页
        2.4.4 共混多孔膜作为隔膜的物理参数及电化学性能第63-69页
        2.4.5 共混多孔膜作为隔膜的磷酸铁锂基电池性能第69-73页
    2.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三章 多孔羟乙基纤维素气凝胶涂层改性PP隔膜第74-93页
    3.1 引言第74页
    3.2 实验第74-78页
        3.2.1 实验材料第74-75页
        3.2.2 实验仪器第75-76页
        3.2.3 PP隔膜多巴胺改性的制备第76页
        3.2.4 HEC涂层改性PP隔膜的制备第76-77页
        3.2.5 多孔HEC涂层改性PP隔膜结构与性能表征第77-7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78-92页
        3.3.1 多巴胺和涂层改性PP隔膜的形貌第78-79页
        3.3.2 HEC浓度对涂层改性PP隔膜形貌的影响第79-81页
        3.3.3 HEC气凝胶涂层改性PP隔膜的红外分析第81页
        3.3.4 HEC气凝胶涂层改性PP隔膜的热性能分析第81-83页
        3.3.6 HEC气凝胶涂层改性PP隔膜的吸液率第83-84页
        3.3.7 HEC气凝胶涂层改性PP隔膜的电化学稳定性第84-85页
        3.3.8 HEC气凝胶涂层改性PP隔膜的离子导电率第85-86页
        3.3.9 HEC气凝胶涂层改性PP隔膜的Li~+迁移率第86-87页
        3.3.10 HEC气凝胶涂层改性PP隔膜的电池性能第87-92页
    3.4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四章 氧化石墨烯基多孔隔膜的研究第93-121页
    4.1 引言第93-94页
    4.2 实验第94-99页
        4.2.1 实验材料第94-95页
        4.2.2 实验仪器第95页
        4.2.3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第95-96页
        4.2.4 合成超支化聚醚多元醇第96页
        4.2.5 合成聚苯乙烯乳液第96页
        4.2.6 GO接枝HBPE的制备第96页
        4.2.7 氧化石墨烯基多孔膜的制备第96-97页
        4.2.8 GO-g-HBPE多孔膜结构与性能表征第97-9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99-120页
        4.3.1 GO及GO-g-HBPE多孔膜的形貌第99-101页
        4.3.2 GO膜及GO多孔膜的形貌第101-102页
        4.3.3 HBPE的核磁表征第102-103页
        4.3.4 GO、HBPE和GO-g-HBPE的红外测试第103-104页
        4.3.5 GO及GO-g-HBPE的XPS第104-106页
        4.3.6 GO及GO-g-HBPE的固体核磁第106-107页
        4.3.7 GO及GO-g-HBPE的晶体结构第107-108页
        4.3.8 GO及GO-g-HBPE的热性能第108-111页
        4.3.9 GO-g-HBPE多孔膜的电化学稳定性第111-112页
        4.3.10 GO-g-HBPE多孔膜的隔膜性能第112-114页
        4.3.11 GO-g-HBPE多孔膜的电池性能第114-120页
    4.4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第五章 双功能热关断涂层的制备和改性的研究第121-140页
    5.1 引言第121-122页
    5.2 实验第122-126页
        5.2.1 实验材料第122-123页
        5.2.2 实验仪器第123页
        5.2.3 双功能热关断涂层的制备第123-124页
        5.2.4 双功能热关断涂层的结构与性能表征第124-126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26-139页
        5.3.1 SiO_2及PS-co-PBA@SiO_2涂层隔膜的形貌第126-128页
        5.3.2 SiO_2及PS-co-PBA@SiO_2颗粒的红外测试第128-129页
        5.3.3 PS-co-PBA@SiO_2颗粒的T_g测试第129-130页
        5.3.4 涂层隔膜的热性能第130-132页
        5.3.5 涂层隔膜的隔膜性能第132-134页
        5.3.6 涂层隔膜的电池性能第134-139页
    5.4 本章小结第139-140页
第六章 论文的主要结论及期望第140-142页
    6.1 主要结论第140-141页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第141-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61页
攻读硕博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第161-163页
攻读硕博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63-165页
致谢第165-166页

论文共1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碳基纳米电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电化学储能性质研究
下一篇:碳纳米材料掺杂锂离子动力电池复合电极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