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3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国家政策的支持 | 第9页 |
·我国的居住区环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9-10页 |
·大连市对既有居住区环境更新的尝试 | 第10-12页 |
·课题的提出及基本概念 | 第12-14页 |
·研究对象的确定 | 第12页 |
·基本概念 | 第12-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必要性 | 第14-15页 |
·可行性 | 第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9页 |
·国外既有居住区更新的相关研究及实践活动 | 第15-26页 |
·国内既有住区更新研究及改造活动 | 第26-29页 |
·国外既有住区更新活动与我国的区别和经验借鉴 | 第29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9-33页 |
·研究角度 | 第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本文研究框架 | 第30-33页 |
2 大连市既有居住区环境调研 | 第33-48页 |
·大连市居住区环境的建设发展 | 第33-41页 |
·我国居住区环境的建设和发展概况 | 第33-37页 |
·大连市居住区环境的建设和发展概况 | 第37-39页 |
·大连市70-90年代既有居住区的空间分布情况 | 第39-41页 |
·大连市既有居住区环境的基本概况 | 第41-47页 |
·选择调研的既有居住区及选择依据 | 第41页 |
·调研既有居住区区位概况 | 第41-43页 |
·调研既有居住区的物质环境概况 | 第43-45页 |
·既有居住区的人口经济概况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3 大连市既有居住区环境调研的现状分析及更新思考 | 第48-68页 |
·城市机理层次的调研分析 | 第49-58页 |
·公共服务设施 | 第50-55页 |
·道路交通设施 | 第55-56页 |
·公共绿化及活动场地 | 第56-58页 |
·支撑体层次的调研分析 | 第58-60页 |
·建筑的空间布局 | 第58-59页 |
·支撑体对居民交往和安全的影响 | 第59-60页 |
·填充体层次的调研分析 | 第60-65页 |
·住宅公共空间 | 第61-62页 |
·外立面及其附属构件 | 第62-63页 |
·屋顶及节能 | 第63-65页 |
·对既有居住区环境更新原则的思考 | 第65-67页 |
·更新的多样化 | 第65页 |
·更新的持续过程 | 第65-66页 |
·对城市文脉的延续 | 第66页 |
·注重居民参与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4 大连市既有居住区环境的更新方法 | 第68-90页 |
·城市机理层次的更新方法 | 第68-79页 |
·公共服务设施的更新方法 | 第70-73页 |
·道路交通系统的更新方法 | 第73-77页 |
·公园绿地系统的更新方法 | 第77-79页 |
·支撑体层次的更新方法 | 第79-83页 |
·居住区空间布局的更新方法 | 第80-81页 |
·建筑形体的更新方法 | 第81-82页 |
·创造促进居民交往的空间 | 第82-83页 |
·填充体层次的更新方法 | 第83-89页 |
·公共空间的更新方法 | 第83-85页 |
·外围护结构的更新对策 | 第85-88页 |
·屋顶的更新方法 | 第88-89页 |
·太阳能利用与节能改造 | 第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5 大连市既有居住区环境更新设计——以春柳居住区局部地块改造为例 | 第90-102页 |
·地块环境概况 | 第90-92页 |
·更新设计方案 | 第92-100页 |
·平面规划 | 第92-96页 |
·道路设计 | 第96-97页 |
·绿化景观设计 | 第97-99页 |
·建筑立面更新设计 | 第99-100页 |
·对更新设计方案的评价 | 第100-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结论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5页 |
附A 大连市城市建设"五个一"工程实施方案 | 第105-107页 |
附录B 对大连市既有居住区环境更新改造的调研问卷 | 第107-10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