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内分泌算法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控制技术研究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6页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数学模型及矢量控制 | 第20-43页 |
2.1 直线电机概述 | 第20-21页 |
2.1.1 直线电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2.1.2 直线电机的特点与分类 | 第21页 |
2.2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数学模型 | 第21-28页 |
2.2.1 坐标变换 | 第22-25页 |
2.2.2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5-28页 |
2.3 直线电机矢量控制与SVPWM调制 | 第28-33页 |
2.3.1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矢量控制 | 第28-29页 |
2.3.2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 | 第29-30页 |
2.3.3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实现 | 第30-33页 |
2.4 仿真模型 | 第33-42页 |
2.4.1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仿真模型 | 第33-37页 |
2.4.2 SVPWM模块仿真模型 | 第37-40页 |
2.4.3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 第40-4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神经内分泌系统及控制算法 | 第43-58页 |
3.1 神经内分泌系统 | 第43-49页 |
3.1.1 神经内分泌系统基本概念 | 第43-44页 |
3.1.2 神经内分泌系统结构与功能 | 第44-47页 |
3.1.3 激素生理机制 | 第47-48页 |
3.1.4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联系 | 第48-49页 |
3.2 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 | 第49-53页 |
3.2.1 神经内分泌调节 | 第50-51页 |
3.2.2 反馈调节机制 | 第51-53页 |
3.3 神经内分泌控制器与控制算法 | 第53-57页 |
3.3.1 控制器结构 | 第53-54页 |
3.3.2 下丘脑调节算法 | 第54-55页 |
3.3.3 比例调节算法 | 第55页 |
3.3.4 单神经元PID算法 | 第55-57页 |
3.3.5 超短反馈算法 | 第57页 |
3.3.6 控制器综合算法 | 第5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控制仿真实验研究 | 第58-64页 |
4.1 定位控制仿真实验 | 第58-60页 |
4.2 变速恒负载仿真实验 | 第60-62页 |
4.3 恒速变负载仿真实验 | 第62-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控制系统试验 | 第64-75页 |
5.1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 第64-65页 |
5.2 电路设计 | 第65-67页 |
5.2.1 核心控制电路 | 第65-66页 |
5.2.2 电机驱动电路 | 第66页 |
5.2.3 信号反馈电路 | 第66-67页 |
5.3 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67-74页 |
5.3.1 控制信号实验 | 第67-71页 |
5.3.3 电机调试实验 | 第71-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75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