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有色金属冶炼论文--重金属冶炼论文--铜论文

天然气喷吹搅拌适度贫化铜渣过程的基础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35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7页
        1.1.1 世界铜资源概况第13-14页
        1.1.2 我国铜矿及铜渣资源概况第14-16页
        1.1.3 铜渣的来源和种类第16-17页
    1.2 铜渣贫化方法第17-21页
        1.2.1 火法还原贫化第17-19页
        1.2.2 选矿贫化第19-20页
        1.2.3 湿法浸出第20-21页
    1.3 铜在渣中的损失形式第21-22页
    1.4 铜渣的赋存状态及含量第22-28页
        1.4.1 铜渣的矿物学组成第22-23页
        1.4.2 铜渣中的主要矿物间嵌布关系第23-24页
        1.4.3 铜炉渣结构第24-26页
        1.4.4 铜渣的碱度第26-28页
    1.5 铜锍的组成第28-30页
        1.5.1 铜锍的化学组成第28-29页
        1.5.2 铜锍的物相组成第29-30页
    1.6 铜渣的综合利用概况及存在的问题第30-32页
        1.6.1 铜渣的综合利用概况第30-31页
        1.6.2 铜渣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第31-32页
    1.7 利用铜渣中有价金属制备含铜抗菌不锈钢新工艺的提出第32-33页
    1.8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第33-35页
        1.8.1 本论文研究意义第33-34页
        1.8.2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34-35页
第2章 原料分析与研究方法第35-45页
    2.1 化学试剂第35页
    2.2 铜渣的矿物学分析第35-38页
        2.2.1 铜渣的多元素分析第35页
        2.2.2 铜渣的X射线衍射分析第35-36页
        2.2.3 铜渣的扫面电镜分析第36-38页
    2.3 熔渣的性质第38-41页
        2.3.1 熔渣物性检测设备第38页
        2.3.2 铜渣的密度第38-39页
        2.3.3 铜渣的粘度第39-40页
        2.3.4 铜渣的碱度第40-41页
    2.4 研究方法第41-45页
        2.4.1 实验原理第41-42页
        2.4.2 实验装置第42-43页
        2.4.3 实验过程第43-45页
第3章 天然气适度贫化铜渣过程的热力学分析第45-61页
    3.1 贫化铜渣过程中的主要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计算第45-47页
    3.2 标态下贫化铜渣过程吉布斯自由能计算第47-52页
        3.2.1 天然气直接还原贫化铜渣过程吉布斯自由能计算第47-48页
        3.2.2 天然气分解产物C、H_2还原贫化铜渣过程吉布斯自由能计算第48-51页
        3.2.3 铜渣还原过程杂质相反应吉布斯自由能计算第51-52页
    3.3 铜渣贫化体系的平衡组成第52-59页
        3.3.1 铜渣贫化贫化过程的相图第52-55页
        3.3.2 铁氧化物还原过程平衡气相组成第55-57页
        3.3.3 铜渣贫化还原过程的优势区图第57-59页
    3.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4章 动力学分析第61-73页
    4.1 TG-DTA分析方法第61-63页
    4.2 不同条件下铜渣的TG-DTA分析第63-66页
        4.2.1 铜渣在氧化性气氛下的TG-DTA分析第63-64页
        4.2.2 铜渣加碳粉的TG-DTA分析第64-65页
        4.2.3 铜渣加硫化剂的TG-DTA分析第65-66页
    4.3 不同升温速率铜渣贫化过程的TG-DTA分析第66-71页
        4.3.1 升温速率为10℃/min时的动力学分析第68-69页
        4.3.2 升温速率为20℃/min时的动力学分析第69-70页
        4.3.3 升温速率为30℃/min时的动力学分析第70-71页
    4.4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5章 喷吹天然气适度贫化铜渣结果与分析第73-103页
    5.1 实验方案设计第73-74页
    5.2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74-91页
        5.2.1 渣的重熔与搅拌对渣含铜、渣含Fe_3O_4量的影响第75页
        5.2.2 通气时间对渣含铜、渣含Fe_3O_4量的影响第75-78页
        5.2.3 反应温度对渣含铜、渣含Fe_3O_4量的影响第78-79页
        5.2.4 沉降时间对渣含铜、渣含Fe_3O_4量的影响第79-81页
        5.2.5 熔剂CaO加入量对渣含铜、渣含Fe_3O_4量的影响第81-83页
        5.2.6 铁硅比对渣含铜、渣含Fe_3O_4量的影响第83-85页
        5.2.7 硫化剂对渣含铜、渣含Fe_3O_4量的影响第85-86页
        5.2.8 气泡微细化对铜渣贫化过程的影响第86-90页
        5.2.9 感应炉放大实验第90-91页
    5.3 铜渣中其他元素的考察第91-99页
        5.3.1 挥发物的分析第91-92页
        5.3.2 贫化后渣的分析第92-96页
        5.3.3 贫化后渣中As元素的考察第96-97页
        5.3.4 贫化后渣中S元素的考察第97-98页
        5.3.5 贫化后渣中Au元素的考察第98-99页
    5.4 产品的状态及表征第99-102页
        5.4.1 宏观照片图像分析第99-100页
        5.4.2 XRD物相分析第100页
        5.4.3 扫描电镜分析第100-102页
    5.5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6章 结论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9页
致谢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铵盐与氧化铜、硫化铜焙烧行为研究
下一篇:生物质热解及生物质还原铜渣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