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施工论文--施工组织与计划论文--施工计划管理论文--造价管理论文

基于盲数理论的保障房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3 LCC理论及保障性住房成本管理的研究应用现状第11-14页
        1.3.1 LCC理论的国外研究及应用现状第11-12页
        1.3.2 LCC理论的国内研究及应用现状第12-13页
        1.3.3 保障性住房成本管理的研究应用现状第13-14页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4-15页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5-17页
2 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概述第17-25页
    2.1 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内涵第17页
    2.2 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特点第17-18页
    2.3 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构成第18-21页
        2.3.1 按成本类型划分第18-19页
        2.3.2 按寿命周期阶段划分第19-21页
    2.4 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第21-22页
        2.4.1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内涵第21页
        2.4.2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措施第21-22页
    2.5 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第22-24页
        2.5.1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概念第22-23页
        2.5.2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框架第23-24页
    2.6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 保障性住房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第25-37页
    3.1 保障性住房的概念及特点第25-26页
        3.1.1 保障性住房的概念第25页
        3.1.2 保障性住房的特点第25-26页
    3.2 基于LCC理论的保障性住房成本构成第26-29页
        3.2.1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期成本第26-27页
        3.2.2 保障性住房的使用维护期成本第27-28页
        3.2.3 保障性住房的报废拆除成本第28-29页
    3.3 保障性住房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第29-36页
        3.3.1 决策阶段的成本管理第29-31页
        3.3.2 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第31-34页
        3.3.3 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第34-35页
        3.3.4 使用维护阶段的成本管理第35-36页
        3.3.5 报废拆除阶段的成本管理第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4 保障性住房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估算第37-55页
    4.1 常见的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估算模型第37-39页
    4.2 已有LCC估算模型的分析第39-40页
    4.3 基于盲数理论的保障性住房全寿命周期成本估算第40-51页
        4.3.1 不确定性信息及其处理第40-41页
        4.3.2 盲信息及盲数第41-44页
        4.3.3 专家的可信度与综合可信度第44页
        4.3.4 基于LabVIEW语言编程的盲数四则运算第44-47页
        4.3.5 基于盲数理论的保障性住房全寿命周期成本估算第47-51页
    4.4 保障性住房全寿命周期成本估算的影响因素分析第51-54页
        4.4.1 保障性住房的寿命周期第51-52页
        4.4.2 费用估算的适用折现率第52-53页
        4.4.3 专家估算的成本区间与可信度第53-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5 案例分析第55-65页
    5.1 项目概况第55-57页
    5.2 香胡湾村 12第57-58页
    5.3 香胡湾村 12第58-64页
        5.3.1 建设期单方造价成本的盲数C0(x)及其均值第59-60页
        5.3.2 使用维护期折现后的单方造价成本的盲数C1(y)及其均值第60-61页
        5.3.3 报废拆除期折现后的单方造价成本的盲数C2(z)及其均值第61页
        5.3.4 香胡湾村 12第61-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6.1 结论第65-66页
    6.2 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致谢第71-73页
附录第73-75页
    居民问卷调查表第73-74页
    专家问卷调查表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高层连体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下一篇:具有蓄混水装置的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控制策略及节能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