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集群组网与数据传输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水下通信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水下组网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集群通信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组成结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水下集群组网理论基础 | 第16-29页 |
2.1 传感器网络与水下集群 | 第16-20页 |
2.1.1 水下集群系统构成及模块分析 | 第16-18页 |
2.1.2 水下集群业务分析 | 第18-19页 |
2.1.3 水下集群组网路由指标 | 第19-20页 |
2.2 常用路由选择算法 | 第20-23页 |
2.2.1 泛洪路由算法 | 第21页 |
2.2.2 距离向量路由协议 | 第21-22页 |
2.2.3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 第22-23页 |
2.3 图论基础 | 第23-28页 |
2.3.1 图的概念 | 第23-25页 |
2.3.2 图的分类 | 第25-27页 |
2.3.3 图的特性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水下信道分析与性能研究 | 第29-43页 |
3.1 水声信道建模 | 第29-35页 |
3.1.1 水声信道的衰减 | 第29-30页 |
3.1.2 噪声 | 第30-32页 |
3.1.3 信噪比 | 第32-33页 |
3.1.4 水深对信道性能的影响 | 第33-34页 |
3.1.5 多径与多普勒频移 | 第34-35页 |
3.1.6 水声信道建模特征 | 第35页 |
3.2 水声信道点对点数据传输 | 第35-42页 |
3.2.1 点对点模型参数及条件 | 第35-37页 |
3.2.2 点对点通信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7-41页 |
3.2.3 结论 | 第41-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基于图论的水下集群组网路由算法研究 | 第43-67页 |
4.1 水下集群组网自适应路由研究 | 第43-51页 |
4.1.1 最小跳数路由算法 | 第43-44页 |
4.1.2 最短距离路由算法 | 第44-45页 |
4.1.3 水下集群组网路由要求 | 第45-47页 |
4.1.4 水下集群自适应能量均衡路由算法 | 第47-51页 |
4.2 集群模型下的多限制条件路由 | 第51-60页 |
4.2.1 集群系统模型建立 | 第52-53页 |
4.2.2 路由存储设计与拓扑更新 | 第53页 |
4.2.3 集群通信问题抽象及解决方案 | 第53-56页 |
4.2.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6-60页 |
4.3 集群多用户环境下的路由优化 | 第60-66页 |
4.3.1 多用户环境问题描述 | 第60-61页 |
4.3.2 基于复杂度优化的多用户路由优化算法 | 第61-63页 |
4.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3-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